李聿安和睿王一起接手的河道的事务,倒是一起忙了起来。
太昌帝的身子也因为开春好了一些,每日就是逗逗鸟,赏赏春景,隔几日就把戏班子换一批,京城有些名气的戏班子都在那儿排着队等着给太昌帝看自家的拿手好活。
国事自有太子殿下操劳,太子殿下病了那一场,似乎学会了服软,但凡觉得这事自己同意太昌帝可能不同意,自己不同意太昌帝会同意,一律直接问了太昌帝的意见,按太昌帝的想法来处理。
只是太昌帝的脑子貌似没有以前转的那么灵通了,好些事不该做的,但是他非要,想着自己一大把年纪了,任性一下又怎么了?
吃喝玩乐极其铺张,极尽奢华,去一趟红叶谷能花掉去年下江南四分之一的银子,多去几趟,都能下一次江南了。
边境一些小摩擦,他就能勃然大怒,觉得这些个被自己打败过的邻国,看自己老了,蠢蠢欲动,是试探性行为,直接叫队伍打过去。
胜仗是打了不少,从春天到入夏这段时间,传来的都是捷报,可是国库也空虚了不少。
冬天和春天的税收本来就少,这么消耗银两下去,宣国战败后攒的几年银两,差不多磋磨了一半。
太昌帝不上朝,朝臣们日日和太子殿下哭穷。河道那边要银子,有些地方要修补,扛不住了,军队那边要银子,还要粮草,说不定什么时候皇上又决定要打别人了,皇上那边也要银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去玩了。
太子殿下也没办法,就算卢家在,卢家也凑不上银子给朝廷,太子想到了皇亲们借国库的银子。大启也好几代皇帝了,皇亲也不少了,有些也落寞了,修缮府邸扩建园子自然就没钱,太昌帝也不能看着这些皇亲住旧宅子,便开了口,可以借银子。
太昌帝的初衷是好的,可不过两年,能借到银子的依旧是那批有钱的皇亲,能用国家的银子修自己的屋子,为什么还要用自己家的银子呢。
年年借,月月借,日积月累下来,也是笔不少的银子了。
太子殿下马上让户部把这些欠款计算出来,准备问这些人要银子还。
本来大家也不在意这个事,谁知道欠款整整算了十天才算出来,这些个皇亲们,居然欠了国库一千多万两白银。
皇亲们都懵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花了这么多银子,首当其冲的就是魏王府了,足足八十万两白银,连太子殿下自己那边都花了十多万两白银。
皇亲们着急忙慌地找户部的官员打听,自己欠了多少银子,多的八九万两,少的一二万两,都不是一笔小的数额。
一两万有些人家凑凑也就拿出来了,但是也会伤筋动骨。八九万两的更别说了,怕是要卖田卖地卖铺子才能马上凑上这笔银子了。
魏王府如今拮据的,就靠着这些田地铺子养活一家人了,八十万两,就是把魏王府卖了现在也凑不上来。毕竟这些银子都是李奉安喝玩乐去了,不是真的用来修缮府邸、扩建园子、买卖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