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翰却婉拒道:“皇上,臣管着吏部和朝中诸事,已是分身乏术,如何再有精力管这事。
况且农业一事向来都归户部掌管,户部的沈义甫大人老成持重,负责这事,再合适不错。”
献上高产作物,这个风头出得太大了,他不能一个人专美于前,得推个人在前头干。
元明帝一想也是,吏部是六部之首,事务繁忙,他还打算升肖先生做内阁次辅呢,要再管户部,确实有点太忙了。
“沈义甫是不错,还有沈钰年轻机变,那就让他二人负责吧,先生你受累,前期多指导指导他们。”
“臣自当同二位大人多交流种植心得。”肖翰道。
元明帝满心欢喜地回去了。
而在肖家一处院落里,肖松手里拿着书卷,坐在窗边,神色落寞地望着院外。
“公子,刚刚肖全来请,您为什么不去啊?这可是能见着皇上的机会啊!”
大林在旁嘟囔道,多少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一面啊,如今皇帝去来了家里,还让肖家人一起去吃饭,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倘若去厅上露个脸,混个脸熟,将来公子考上了也有好处啊,他想不通公子为什么不去,浪费这大好机会!
肖松叹了口气道:“皇上是来见三弟的,三弟简在帝心,要见的也是三叔三婶他们,我虽是堂兄弟,可并无官身,怎好贸然前去?”
人家来请只是客套,若他真不顾实际情况去了,岂非没脸没皮?
再说之前因为自己的不谨慎,招致牢狱之灾。
跟他一起被抓的人在牢里没少受苦,还都被革除了功名,连副主考官钟石都被革职流放了。
只有他不过去牢里走了一圈,那些看守还有审案的官员,对他都比较客气,甚至有些透露着讨好的意味。
肖松不傻,知道他们冲的都是自己身后的三弟。
三叔三婶他们虽然没说,但他自己此事肯定是给三弟制造了不少麻烦,肖松心里正是过意不去的时候,低调还来不及呢,怎么凑上前去讨人嫌呢!
大臣们都知道了皇帝去肖翰家用膳,还给他儿子取了字,兴祚。
羡慕地口水都流出来了。
一个小娃娃懂什么,还不是给肖翰的荣誉,然而让他们更震惊嫉妒的还在后头呢!
几个月后,皇帝忽然颁下两道诏书。
一是肖翰献上高产农物,功在千秋,擢封为肖翰安国侯,赐临清食邑一万户。
二是下诏户部,沈义甫和沈钰,负责高产农物的在全国的推广。
诏书一下,满堂哗然,百官们都傻了。
啥?
封侯?
他们没听错吧?
这可不是建国初期,凭着军功,公侯遍地走的时候。
大庆都建国一百多年了,这时候跟皇家没有点亲戚关系,想要封个侯,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于那什么高产作物,大家根本没放在眼里,都以为是皇帝偏宠肖翰的噱头。
于是百官们纷纷上奏,拿肖翰的资历、功绩说事,祈求皇上收回成命。
直到元明帝在朝堂上说出,肖翰献上的是,亩产三千斤,可做主食的粮食。
还是两种!
朝臣们一个个皆瞠目结舌。
亩产三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