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厂。
工人刚刚上早班。
缝纫机声音,咂咂作响。
一片热闹又忙碌的景象。
大舅郝国成、虞巧柔,还有娘和三婶。
在吃过早饭后。
就坐着骡子车过来了。
苏琬到制衣厂。
环视一圈女工们做衣服。
再指正几个不良习惯后。
跟着虞巧柔来到库房。
库房里,已经有三千套牛仔装。
上衣有长款,也有短款。
长款是类似风衣的款式,可以遮住屁股。
短款就是带兜外套。
既能保暖,又整洁干练不拖沓。
至于裤子,清一色喇叭裤。
只不过喇叭开口大小不同。
有大喇叭,中喇叭,和小喇叭。
小喇叭瞧着和普通裤子差不多。
只在腿脚处,稍微放宽。
很适合在工厂做活的来穿。
牛仔布,耐磨耐脏。
中喇叭裤,时尚中带着几分保守。
适合追求新颖,但还完全放不开的女同志。
至于大喇叭裤?
那和苏琬印象里,八十年最先流行过来的那批喇叭裤,已经没有太大差距。
这样的服装,在老一辈们眼里,属于是奇装异服。
然而对于年轻人?
那是备受追捧的时髦炸街装。
喇叭裤最兴盛的年代。
年轻人以穿喇叭裤为荣。
而且那时候的喇叭裤,可以夸张到什么地步?
一个社会青年,手持收音机,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上公交车。
车子起步,司机关门。
就听见小青年大喊,“师傅等等,裤腿卡住了。”
司机无奈开门。
就见小青年蹲下身,捯饬捯饬,把裤腿捯饬几次,总算都捯饬进公交车。
苏琬想到这个笑话。
不免笑起来。
她们制衣厂,大概不会生产那么夸张的喇叭裤。
毕竟喇叭裤只是时代刮起的一阵风。
若想要服装品牌经久不衰。
改革创新,永远要放在最前列。
在看完厂房。
刚从库房出来。
苏琬和虞巧柔迎面撞上一个行色匆忙的女孩。
这女孩儿梳着双麻花辫子。
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瞧着像是受到惊吓的小鹿。
不知道这女孩是刚好路过。
还是苏琬她们在库房时候,就站在门口的。
苏琬瞧见那女孩的脸,总觉得有几分面熟。
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亚琳,你怎么在这?”
“刚才怎么没有在二车间看见你?”
一车间是负责裁剪布料的。
多数是一些郝家庄四五十岁的妇女。
她们之中很多,不会用缝纫机。
但以前在家,没少给家里人做衣服。
对裁剪尺寸布料,把控还是很准的。
二车间三车间还有四车间,都是需要用到缝纫机的步骤。
刘亚琳,正是上次虞巧柔提过,主动说要调任车间的姑娘。
她是大舅郝国成隔壁邻居家的二女儿。
勉强算是苏琬的童年伙伴。
“亚琳,好久不见啊。”苏琬落落大方地和刘亚琳打招呼。
“苏、苏琬?”
刘亚琳眼里浮现喜色。
“真的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