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开放叫道:“徐镇长,是在茶山上薅草唱田歌呢。”
徐月月道:“我知道。”
西峰农家在集体劳动时有打锣鼓、唱田歌、喊号子的习俗,通过打锣鼓、唱田歌、喊号子来鼓舞干劲。
这种形式并不复杂,通常一人专职打鼓,另一人打锣。
山里人习惯称他们为“打鼓匠”。打鼓匠在劳作时很有威信。
锣鼓开始时,出工的男男女女在田野里摆弄“一”字队形,打鼓匠站在队列的正前方,仿佛总指挥。
叮咚叮当,首先一阵紧锣密鼓,这是开场。
接着打鼓匠边打边唱,速度不紧不慢,众人随着锣鼓的节奏运动。
打鼓匠的唱词很有讲究,首先讲古,梳理山川历史文脉,然后描绘田园农业生产,偶尔即兴发挥,发现什么就唱什么,信手拈来,山里人戏称其为“见籽打籽。”
徐月月道:“词一唱完,马上是一阵响鼓鸣啰。”
果不其然,只见刚才词一唱完,噼里啪啦的又是一阵响鼓鸣锣。这是在提醒个别落后的劳动者。
被点到为止的个别人心知肚明,赶紧在鼓声中加快劳动进度,赶上了大家的步伐。
打鼓匠见缝插针,又来上一段:
薅草田中我说过,薅草要让草除根。
这些要求做不到,警防队长批评人,晚上还要扣工分。
这唱词及时指引大伙儿在劳作中不仅要求速度,更要求细致。
众人相互望了一下,继续着手里的农活。
打鼓匠又开始了新的唱词:
几句闲言风飘过,各位老少莫冒火。
不要你强嫌我弱,薅草田中我说过:两边还是紧着点。
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不由得加快了劳作的进度。
打鼓匠见状心头一喜,挥舞着鼓点,将气氛继续向高潮推涨:
庄稼长得势头好,大家劲头也不错。
收割时节产量高,我们日子才好过!
劳动者听着不由得齐声叫好,与打鼓匠热烈地响应。
打鼓匠胸有成竹,将锣鼓越击越响,越打越快,两次唱响:
太阳出来照山头,照到情妹在外头。
一双小脚往前走,一对白手往后丢,神仙没得妹风流......
田野里响起一片喝彩声,劳动者眼里看着田里,耳朵听着锣鼓,双手干得越来越顺,越来越欢......
徐月月和禇开放正听得醉了,再辛劳的山里人也有他们的乐趣。
正在这时,毛峰村主任贾宝玉赶了上来打招呼。
贾宝玉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矮壮中年汉子,一脸络腮胡子,却起了个秀气的名字。
望着满山里的茶树,徐月月道:“今年的茶叶怕是要丰收呢?”
贾宝玉道:“徐镇长,今年的年成应当不错,就怕还像过去一样卖不上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