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曦把《最后一个太监》的第三章写完之后,又抽出了几张稿纸,准备再写一篇文章投给《沪上时报》。
《沪上时报》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明曦的那篇《勤劳能致富吗》一文发表后没多久,街面上的流浪儿和乞丐就肉眼可见地少了很多。
很多文学大师几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纷纷在报上发表己见,声援轩辕光,为轩辕光的发声添砖加瓦。
甚至连沪圈里享誉盛名的大师葛舒伦都亲自下场,为轩辕光站台。
“轩辕光陈词之利切,令人沉痛不已,令吾感到深深的寒意和惭愧,吾辈应当自省,为何勤劳不能致富?且问诸君,为何时至如今,脚下仍有饥寒交迫的流浪汉和乞丐?为何我们华夏不能团结起来?”
这个时期到处都是军阀割据,整个国家乱得跟春秋战国时期一样,而且这些军阀的前身大多都是封建王朝余留下的军队,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土匪,文化和素质都极为堪忧。
“正如说轩辕光文章中所言‘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视而不见,然后净搞一些虚的,我觉得这是病得治!’”
葛舒伦背景和名气都很大,不仅在沪圈享誉盛名,在全国范围内都颇有知名度。
因为他是靠骂人骂出名来的,这还是他头一次这么坚决,正经,不带一字脏话地为一个作者站台。
也因为有葛舒伦的下场,原本被轩辕光这个不起眼的新人作者点燃的小火苗,顿时爆了。
接连两三天,沪上时报的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文豪们明褒暗贬骂政府,骂军阀,骂外国人滚出华夏的文章。
市政府瑟瑟发抖。
自古以来,文人是最不好的欺负的,因为文人们手中握着笔杆子,这可不是光靠枪杆子就能解决的。
枪杆子能杀掉一个人的性命,却不能阻止他的思想传播。
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当有一天,牲口知道他们的力量,旁人就再也无法剥削他们了。
政府最后决定认怂了,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够乱了,只要一丁点的火星就能引爆广大群众的愤怒。
市政府犹豫再三,为了平息舆论,还是拨了一笔小钱将他们安置在了一个救济院。
救济院的面积和环境非常有限,食物也都是最简单的,但即使是这样条件——还是让许多人活了下来。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很顽强的,都有求生的本能。
第二天,明曦就把写好的稿子分别给《沪上时报》和《良友日报》投了出去。
这一次,《沪上时报》和《良友日报》同时炸了。
两个杂志社的主编看着自己手里的稿子,眉头皱得老高,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作者找出来聊一聊了。
两个主编分别给明曦写去了回信,强烈要求见面详谈一番。
明曦还是老样子,卖完报纸就去上学。只不过今天在卖完良友日报后,她又跑去找温时新,买了一份《沪上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