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且隋 > 第280章 李家的路

第280章 李家的路(2 / 2)

 推荐阅读: 福星萌宝,仙女娘亲帅炸天 没有修仙天赋的我只能重拾武道 逆袭大山村:饥荒时代的商业神话 盗墓:齐家的小神棍会养鬼 华妃取代纯元,成皇帝唯一朱砂痣 穿越七零嫁兵王,带着空间成首富 一胎二宝:领着妈咪砸亲爹婚车 无言之症 七神给我当店员 初恋校花,怀了龙凤胎后恋情曝光
最新网址:hbcjlp.com

毋端儿,在逃跑中被李渊远距离射杀,仅有约三千乱匪逃走。

不幸的是,年仅十五岁的李玄霸,为了阻挡射向李渊的利箭,死了!

冷箭,射穿了李玄霸的左胸,正中心脏!

发疯一般的李渊父子,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挑出精壮健康的老实农民八千人,其余八千老弱病残凶全部斩首。

累为京观!

一万颗大好头颅,整齐堆列于当初那个猎户箭阵的土台上,祭奠舍身救父的李玄霸!

进入太原第一仗,算是胜了。

但也算输了!

李渊失去爱子,老泪纵横。

李二,则在老爹和大哥痛苦的目光中,后悔不迭,扶着弟弟的尸身嚎啕大哭。

李元吉、万氏、观音婢等,皆是万分悲伤。

但人死不能复生,还能怎么办?

谁让他自己跑出来,要杀入乱军之中?

谁知李二,竟然不听命令,要将年幼的弟弟带入战场?

……

李渊,自此对不听号令的老二心生嫌隙。

不喜!

天气炎热,李玄霸的尸体不宜久存,而近左也没有什么寺庙可以寄放。

无法,一家人只好将李玄霸用柴薪火化,然后用罐子将骨灰捡拾干净,以便随身携带。

带着浓浓的悲伤,李渊带着一万重新组合的杂牌军,重新上路。

这一路,李渊算是打了一路,降服了一路。

等到达绛州附近的时候,算下来竟然收编了近六万多精壮战俘。

从三千变成六万,军队忽然膨大到了二十倍!

李渊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哭,这可全是没有朝廷正式编制的私军啊!

粮草、武器、军饷……全都是问题!

广皇帝、杨义臣等,可都不是好说话的主,只有那年轻的侄子——杨子灿估计还讲些人情!

唉,这么多兵,可全是烫手山芋啊!

而李建成、李二,看着身后浩浩荡荡的大军,现在脸上全是笑意。

这算是自三弟不幸身亡之后,对李家最好的消息!

李二心里甚至在想,要是当初不为了复仇而杀那么多人,多好!

生逢此世,有兵马才算王者!

这两个家伙,还没意识到,这几万兵马对于自家真正意味着什么!

这还不算完,等李渊父子率军走近绛州的时候,又遇上了一股更大的造反军——柴保昌、敬盘陀。

柴保昌、敬盘陀,可是有名头的人,也是广皇帝最初要往太原郡调一个高手的原因之一。

原来,东都留守樊子盖曾领兵数万,前来征讨过柴保昌、敬盘陀。

樊子盖这人,军事水平很高,但在针对以农民为主的叛匪时,其剿抚手段就显得有些简单粗暴。

对于乱匪,他拿出当年征战沙场、对付敌军叛军那样正规军的手段。

攻得很猛,杀得很凶。

所过之处,生灵涂炭。

俘获的乱匪,不分青红皂白、男女老少,一律坑杀!

结果,樊老爷子的残酷镇压,不仅没剿灭乱匪,而且引起了更多人的恐慌和愤怒。

柴保昌、敬盘陀的队伍,越剿越多、越剿越凶。

樊子盖,算是放了哑炮!

于是,樊子盖被召回,更狠也更有手段的唐国公李渊来了。

有了一路收编乱匪的经验教训,李渊变得温和和怀柔了许多。

他采用兵部关于最新剿匪的新政,一边积极进攻压缩其运动空间,一边派出使者劝降柴保昌。

大棒加胡萝卜,剿抚并用。

主动投降的乱匪,被很好的安置抚慰;对于拒不投降的乱匪,坚决绞杀。

不久之后,柴、敬乱匪瓦解投降,归附者达三万余人。

跟着李渊父子的兵马,一下子达到了十万。

这十万人的存在,一下子将李渊的家底耗费得精光。

至少在朝廷没有旨意下来之前,这十万兵马的绝大部分费用,且得由李家父子自筹。

十万兵马,一日消耗多少?

纵使李家世代豪门,后边还有关陇势力相助,但远水难解近渴啊!

李渊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两样。

一是这十万兵马的合法身份证。

二是养活这十万兵马的钱粮、武器。

父子几人,聚在一起发了愁!

李建成、李二,终于知道,过日子还需要柴米油盐!

李渊的官署在太原郡,可是李渊只是一个山西抚慰大使。

抚慰大使,可不是讨捕大使。

讨捕大使在自主权、军事权上面,要比抚慰大使大得多、自由的多,至少可以到相关府州县预支钱粮武器等军用物资。

广皇帝明诏任命李渊,主要是主持山西防务,专门针对突厥威胁来的。

而讨伐捕捉盗贼乱匪的事情,只是其很次要的任务,且大多以地方郡县的军事力量为主。

李渊想要将这十万造反农民留下来放在身边,不说钱粮,单是引发广皇帝的猜忌就是个大大的问题。

广皇帝为什么在任命李渊为太原抚慰大使之后,就将他原本在弘化郡聚拢的人才悉数打散?

现在李渊搞这一套,岂不是明着要和广皇帝对着干起来?

这十万人看似多,但可绝大部分是毫无训练和作战经验的农民!

要知道,太原和马邑,还有近六万的铁甲精骑,在那儿等着自己去领导呢!

吐万绪、鱼俱罗军三万,已经入驻太原郡;陈棱的辽东边军三万,已经进入马邑。

那些部队,哪是可以轻易领导的?

监督自己才对!

王仁恭、程棱,那可是两个油盐不进的铁杆保皇派!

父子几人想破了头,也没想出好办法。

主要是现在,如果就靠着这样一批人去造反,简直是耗子嫁猫——送死!

带着沉重的心情,父子几人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抵近西河郡。

这时候,兵部的文到了,还有好几个人,早就等在汾州。

当十万人半官半民的杂牌武装,浩浩荡荡开到汾州城外,那里一座全新的营盘已然竖立在那儿。

李渊等人,正在疑惑,却见斥候来报。

朝廷使节已在前面等候多时,命李渊父子等人前去领旨。

李渊忙命停下车仗,领着三个儿子前去城门口,接受旨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