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承收到了,安处长下发的,再次赶往匈奴部落的命令。
他需要再去一次匈奴的北海,那片蓝色的大湖。安东军需要他以使者的身份,去了解一下那个匈奴部族现在的情况,好确定下一步合作的方向。
徐洪承准备了一下,就出发了。
他只带了一个百人队的护卫,这种出使,人多也没有用。手下的力量能防范沿途的车匪路霸就行。
他的队伍先在侯城整理了一下需用的物资。这一次不仅是有侦察任务,同时进行的还有经济活动。
那个在北海岸边,休屠兰氏建立起来的工业区。其实就是安东军扶植起来的,一个代工厂,它非常依靠幽东的原材料和设备。
大量的钢铁、化工原料、服装、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奢侈品,被装上了火车。从侯城出发,途经徒河、交黎、柳城,最后到达了火车线路的终点,右北平郡最北端的城市‘松州城’。
现在,在松州城北面的一片开阔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物资交易市场和堆场。从松州火车站卸下来的物资、匈奴运来的商品,都在这里堆放,也在这里完成交易。
向西北的火车线路到了这里,就没有了。再想往西走,就只能靠着驮队,来进行运输了。
好在襄平城的轴承厂和弹簧厂,已经投产了。那里生产出来的轴承和弹簧,可以装配出一种大板车,这让运输的条件好了许多。
毕竟这一次徐洪承可是带了不少货物的,尤其是里面有用于制造敞篷杆的圆钢,那玩意死沉死沉的。这家伙要是用牛马或者召唤战士来搞,真是会搞死人的。
徐洪承这次运送的物资可不是小数目,直接就用了二百多辆的大型牛车,每辆车都是用四头牛来拉拽的。整个队伍看起来浩浩荡荡的,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在松州城准备了两天,徐洪承的队伍就上路了。
因为匈奴休屠兰氏那边催得太急了。他们派来了一个叫兰裕的头人,专门来协调这件事情。
很快,徐洪承就在兰裕头人的半陪同,半押解下,踏上了赶往西北方向,送货的路。
一出松州城,徐洪承就看见成片成片的棉花地。棉花耐旱,正是适合这里生长。岳彭驹的第五旅,现在估计把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上了棉花。
一条笔直的大路,把这满眼的棉花田分成了两半,就像是有一把巨剑,在大地上划了一下一样。这条路,一直指向了西北方向。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西拉木伦河边,这里有一座浮桥。
桥边上有一个百人队在驻守。看到桥上往这边来的商队很多,徐洪承就让自己的队伍先在桥边停下来,免得造成拥堵,反倒影响通行时间。
这时,跟一边的匈奴头人兰裕急了。他催动了他座下的巨狼,带着自己的亲卫,直接冲上了浮桥。一边往前冲,一边用鞭子抽打正在过桥的匈奴商贩。
他边打边骂道:“你们这些山洼里的虫豸!竟敢堵了我们休屠兰氏的去路,不想活了?抓紧滚过去,不然裕爷我砍死你们。”
立即就有不少的匈奴商贩,被他给打落了桥下,随着江水冲走了。
经他一闹,果然桥对面的匈奴人,开始在对面岸上老老实实的等候了起来,有的匈奴人,还在对兰裕头人不停的磕头。
徐洪承向守桥的百夫长问道:“中尉,这里过桥的商队,一直这么多人吗?”
“是的长官,全天都这么多人。有时候,半夜也是这么多人过桥呢。”
“既然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再建几座浮桥?现在这情况怎么能行。”徐洪承不解的问道。
百夫长回到道:“岳督尉已经向将军府打报告了,说是要在这西拉木伦河上,修一条铁路桥。”
“河对面的雁鼓涂部,在一百二十里外一个叫西林的地方,替咱们划了一块地方。请咱们的人过去建城。他们部族的不少人,已经决定种棉花卖给咱们;他们也住进了房子里,不游牧了。”
听到百夫长的介绍,徐洪承惊了,问道:“好好的匈奴人,马背上的汉子!怎么说不游牧,就不游牧了呢?他这不游牧了,战士们的军功从哪得啊?”
百夫长点点头,赞同道:“长官说得是啊!可人家不愿意,咱也不能按着他,拿起刀剑吧!听说已经有不少的牧民,偷偷搬到襄平和侯城去了;说是在那边随便打点工,都比草原上过得好。”
徐洪承听了百夫长的话,感觉也挺无奈的。这一年前还打生打死的,这为了活得舒服点,就跑来给安东军打工了。
这些人,太现实了。没有信仰!
徐洪承在保密处,消息可是灵通的;他也能接触到不少的新知识。反正他听说,拍电影的有个段编剧可是说了:‘只要是个打工人,就得被剥削。’
‘这还有上杆子被剥削的?’就在徐洪承胡思乱想的时候,前面的路已经被疏通了。
别说,兰裕头人的效率真高啊!
徐洪承和商队开始过桥,运载圆钢的拖车重量很重。
它一上浮桥,浮桥就下降了一大截,水都没过了桥面。吓得徐洪承赶紧喊停,只允许一辆车过了桥,再安排下一辆拖车过桥。
兰裕一看,立即召唤出了一批食人魔王,抱着一些应急用的大树干,就跳进了水里,用树干在水下,把浮桥给支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