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前,下白银城,收卓啰城,西北招讨使苏牧带领大军如今已开向西凉府......”
朝会上,杨庆在周缙的示意下,宣读着前方传回来的奏报。
待杨庆读完,周缙道:“苏牧此次功劳最大,诸位爱卿认为朕该如何封赏于他?”
一众大臣,在大殿内分城两班站立,都在静静听着。
从苏牧去西北时算起,如今才过去不到一年,西北的局势却迎来了惊天逆转。
大魏收复了河套平原,及河煌以东大部分地区,乌桓人被赶回了黄河北部,这是大魏两百年来扩土最多的一次战争。
其中功劳最大的非苏牧莫属,理当封赏。
大臣们自是无话可说,但苏牧已经是枢密院三把手,且兼着西北四路的招讨使职位,显然已经封无可封。
即便再有封赏也不过是从品级入手,略微给苏牧提一提品级,朝廷不可能升他为副枢密使,那样升的太快了。
此时没人敢说话,都怕自己失言,被周缙抓住机会,给苏牧将功劳落实。
徐济出班道:“启禀陛下,驸马虽有功,但他在西北贸然进攻,使得贺国对我大魏非常不满,拓拔野陈兵二十万在大同随时可能入侵河东路,臣认为驸马的功过可相互抵消,不该再赏。”
“臣觉得徐相此言不妥。”副相梁修齐出班道:“驸马在西北完成了大魏两百年未竟之业,岂能说抵消便抵消。”
诸多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
“如此大功岂能说抵消就抵消了。”
“收复河套啊!这么大的功劳不赏,西北的将士能答应?”
徐济闻言脸色变了又变,显然他也发现了不妥。
苏牧可以不封赏,西北的二十万将士也能不封赏吗?
当兵的就这么点晋升的机会,徐济试图抹掉西北军建立的功勋,根本是不可能的。
枢密使张宗义出列道:“陛下,如今乌桓未灭,臣以为对驸马和西北军的封赏可以延后一段时间。”
徐济闻言忙道:“臣赞同枢密使的提议。”
“哈哈!”周缙长笑一声,站起身,摆手让大臣入列归位,说道:“那朕便依了诸位臣公之意,延后些日子再行封赏。”
“陛下圣明。”
众大臣齐声道。
周缙问道:“林振可有回信?”
林振一个月前被周缙指派为使节,出使贺国大同,面见贺国皇帝拓拔野,问其在大同陈兵二十万,到底意欲何为。
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你来我往,互相派出使臣,不过是在互相试探罢了。
贺国是不是真的要打,大魏会不会从中妥协,都是双方急需知道的。
但没有人是傻子,拓拔野不想大魏吞并乌桓,却也不想与大魏真正开启大战,原因也很简单,贺国比大魏穷的多,一旦两国开战,贺国能快速取胜还好,若是不能,贺国很可能被拖垮。
如果贺国有这个财力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拓拔野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是其犹豫的根本。
苏牧算准了贺国没钱打这场仗,且为了不激怒拓拔野,选择了先收河西走廊。
如此一来,大魏与贺国就有了谈的余地。
至于谈的如何,就要看双方使节的个人能力了。
徐济道:“林振奏章中说,拓拔野要求我们将河套地区归还乌桓,他已严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