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姓不解道:“啊!碳炉?石炭?蜂窝煤?”
官员又道:“就是此物,如有疑问可自行上前查看。”
百姓们闻言一起围到火炉前查看。
只见有的炉子上放着茶壶,壶口正呲呲冒着热气。
一旁做讲解的官员又道:“取暖,烧水,做饭,都不耽误,看懂了就回家自己制作吧!谁家制作好炉子,可以来这里申请验收,确定没问题的可以免费领取五十块蜂窝煤,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有人好奇道:“敢问大人,这五十块蜂窝煤可以烧几天?”
官员解释道:“一天一夜要烧八到十块蜂窝煤,成本十文钱不到。”
“真的?”
“工部苏大人亲自计算出来的还能有假不成。”
“好,好,好,十文钱真的不高了。”
“快去学砌炉子。”
人们纷纷涌向一旁教授砌炉子的工匠。
百姓们虽大多不识字,但其中不乏聪明人,看完工部的匠人砌碳炉,返回家中撸起袖子直接开干。
几十块青砖谁家还没有,炉子沏好,从皇城下买来炉盖和烟囱装好,到天黑时,有人炉子验收成功,领取了免费的蜂窝煤。
此时烟囱的数量还很少,很多人沏好了炉子却买不到烟囱,只能干等着。
第三天买不到烟囱的人更多了,纷纷来到皇城外等待。
直到此时,人们才想起前天工部贴出的那张告示。
城里做陶制品生意的人发现商机,让人连夜赶制烟囱。
只隔了一天一夜,市面上就有私人售卖烟囱了。
如此一来,户部这两天加紧制作出来的蜂窝煤完全不够送了。
王钧急匆匆进宫,跟周缙禀报,“陛下城里的百姓热情高涨,全部在砌砖炉。”
周缙喜道:“好事。”
王钧为难道:“陛下户部人力有限,无法制作出那么多蜂窝煤售卖。”
周缙皱眉沉思片刻,问道:“苏侍郎是什么意思?”
王钧叹道:“苏侍郎的意思是将蜂窝煤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让百姓自行制作。”
周缙略一思忖,点头道:“也好,户部没必要什么都管,将配方公布,让百姓买石炭自行制作,石炭还是半价出售,一斤起卖。”
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省煤,让百姓安全渡过这个冬天,根本没想过从中渔利。
做出这种决定再正常不过。
王钧急忙出宫,将此事告诉了苏牧和卫怵。
然后命人去城里展示蜂窝煤的制作方法。
百姓们看是看懂了,当得知一个铁模具需要十两银子后,全都傻了眼。
十两银子对富人不算什么,对穷人来说是重资产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财大气粗的员外当场购买了模具。
但更多人是没钱买的。
苏牧早就想到会是这种结果,他带着韩小六乔装打扮成平民模样,一人手里提着一个蜂窝煤压制工具,出现在街上。
韩小六手里举着块牌子,上面写着:制作蜂窝煤,一人一天只需两百文。
“姑爷会有人请咱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