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魏,尚书位列正三品。
而随便哪一位尚书,在外面做官的门生都数不胜数。
陈启方的反水,让王钧、尤明远、陈方泽三人有些慌张。
三人情急之下,暗中派人互相通了书信,试图商量出一个对策,逼苏牧退步。
他们能用的办法,无非是向下发力,让下面的人在地方弄出些乱子,给苏牧制造压力。
至此,君臣相争,开始真正向地方蔓延。
苏牧知道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也必然会在暗中耍一些小手段,但他却准备冷眼旁观。
他很想看看这些人到底能捅出多大的篓子。
在柳府悠闲的住了几日,苏牧返回了皇宫,准备为接下来的殿试准备题目。
然而,他多日没有回宫,后苑里的女人们,岂容他悠闲度日。
于是,一连数日,苏牧一直被嫔妃们缠着日夜耕耘,根本没有时间准备试题。
苏牧实在无法,偷偷溜出宫,微服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主要负责教育,并司掌刻书、印刷事务。
此时的国子监祭酒名叫时鸿卓,位列从三品,也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士大夫。
并且此人也在告病官员行列。
国子监的副职为司业,共二人,位列从四品,其中一人也是告了病假,如今国子监便由一位司业负责着。
苏牧到了国子监,殷良找到国子监司业湛文林,让其给准备一处僻静的地方。
湛文林不敢怠慢,将国子监藏书的阁楼贡献了出来。
苏牧住进阁楼,终于有了私人时间,开始凝神贯注准备殿试试题。
国子监本有监生近两百,这些人多是官宦子弟。
他们来这里就学,为得不是参加科举,而是为了获得一份读书履历。
他们早已通过祖辈恩荫获得了官职,当他们真正做了官,这份在国子监读书的履历,就相当于他们的文凭。
官职是既定的,文凭可以说明他们并不是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
但他们压根就没有好好读过书。
比如苏牧住进国子监后,很少看到有学生来上课,
国子监里还有一个特殊职位,叫做国子博士。
国子博士是国子监的教书先生,位列正五品,主要负责国子监教学工作。
许致修的弟弟许致闲,便是国子监中唯一的国子博士。
学生大多数都是不学无术的废物,他这个国子博士也乐得清闲,每日喝茶看报,日子过得很是舒服。
许致闲一早照常来坐班,刚在房间里坐下,门口便来了位学生。
“学生见过先生。”
来人进了门,施礼道。
许致闲颔了下首,问道:“安榜可是有事?”
学生不是别人,正是从神木垒跟苏牧进京的坤安榜。
坤安榜起初被苏牧送去了城外的大学读书。
朝中大臣认为坤安榜是吐司之子,将来要继承吐司之位,理应入国子监读书,于是将他安排进了国子监。
坤安榜在国子监一住就是几年,跟着许致闲学了不少儒家经书子集,成了国子监学生中的优等生。
“先生,学生还是想参加科举。”
坤安榜对朝廷给予的方便并不满意,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科举,成为大魏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