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庄位于海岳县西南方向15公里处,紧靠一条省道,全村人口2200人。
陈家老宅建于九十年代初。
正房是五间红砖瓦房,坐北朝南,东边三间房是日常起居室,西边两间房是杂物室。
除此之外,还有东厢房和西厢房,东厢房是厨房,西厢房是杂物室和厕所。
整套宅院前前后后花光了家里的四万多块钱积蓄。
没有想到是,宅院建好没两年,陈天浩父亲所在单位集资盖楼,陈父陈母又四处借钱,好歹凑齐了购房集资款。
楼房建成不久,全家就搬到县城居住,老家的这套宅院也就闲置了起来。
陈天浩一到家,发现房子由于长时间不住人显得有些荒芜,他放下背包,捡起扫帚,就开始忙活着打扫卫生。
用了大半天时间,才把西侧的两间屋子打扫干净。
接着,他找来一块三合板,用刷墨汁的方式自制了一个简易黑板。
一个简陋的教室就算布置完成了。
此时,陈天浩已经满身是汗。
他脱下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站在院子里,用水冲了一个澡儿。
然后,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睡了一个午觉。
等到下半晌,天气凉快了之后,他换上一身儿干净衣服,拿着母亲给的一百块钱,朝村里商店走去。
陈天浩在商店里买了一箱白酒。
这箱白酒,他准备送给村长。
村长和父亲陈建国从家族上论,是刚出五服的兄弟,作为晚辈有事儿去找他,完全可以空着手儿。
但陈天浩脑袋里装着三十多年的社会经验,求人办事儿,手里提点东西总比空着手要好张口。
到了村长家门口,他见院门虚掩着,就直接推门而入,走进院子里,站定喊道:
“大伯在家吗?”
“谁啊?”村长媳妇的声音从屋里头传了出来。
“大娘,是我,天浩!”陈天浩见有人应声儿,边说边往屋里走。
推门一看,客厅里只见村长媳妇一人:
“大娘,我是陈建国的儿子,天浩。”
“天浩啊,快进屋儿。”
村长媳妇看到怀里抱着一箱酒的陈天浩,热情地起身让座。
“大伯没在家吗?”陈天浩又问了一句。
“在里屋打电话呢,你稍等一会儿。”村长媳妇说完,朝里屋喊道,“建国家小子来了,你快出来。”
村长媳妇话音未落,村长马上就从里屋走了出来。
“天浩啊?!你怎么来了?!”
村长一看来人是侄子陈天浩,有些吃惊地问道。
“我爸让我给您捎了两瓶酒。”
陈天浩边说边把酒放到屋门旁的角落里。
“你爸总是这么客气!快坐下,大侄子,”
村长客套了一番,把陈天浩让到沙发上,自己坐在对面的马扎上,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