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浩带着周会计一离开村委会,王书记就开始给村民小组长们打电话,让他们尽快到村委会,有要事商量。
几个小组长接到电话,都放下手头儿的事儿,急乎乎地来到了村委会。
等人凑齐时,周会计正好也领着几个村民回来了。
王书记见人齐了,便开腔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听罢,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儿轮到自己头上。
有人问:“王书记,照你这么说,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呀!”
王书记点了点头:“起初我也以为听错了,但人家确实是这样说的,当时周会计也在场!”
说完,他看了看周会计。
周会计连忙说道:“是的,当时我一直在旁边听着,人家确实是这样说的,另外,刚才我坐人家车回去的时候,人家还说有办法能让指标价格更高一些。”
一个刚才在现场的村民一脸疑惑道:“刚才那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就是老板?”
王书记点了点头。
“嘴上没毛儿,办事不牢儿,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多钱,不会是个骗子吧?”
“我哪知道是不是骗子呀!”王书记白了村民一眼,扬了扬陈天浩刚刚留下的名片,“你看看人家的名片。”
这个村民走到村支书身旁,拿过名片,研究起来。
此时,有人又问:“他光嘴上这么说,能签合同吗?”
“一户交,与人家签房屋认购合同,九折优惠的条件写在合同里,这个合同就是购房凭证,”
王书记现在也想明白了陈天浩说的套路,他解释道,
“就跟周会计儿子去年买人家指标一样。如果你想卖指标,给人家看看购房合同,让人家知道你不是在忽悠,等谈好价格,你就带着买家去陈老板那里把合同上的名字改成人家的。
“这有点像空手套白狼呀!”有人说道。
“能套着还行,要是套不着,怎么办?”有人质疑,“万一没人买怎么办?咱们村儿又不是市中心。”
“这个陈老板说未来十年房价一定是持续上涨的!”王书记应道。
“他是神仙,他会算呀?!”对方直接怼道。
王书记白了一眼,没有搭腔。
这时候,周会计发话了:
“我听孩子说,现在市里的房子价格又开始涨了。”
“那是市里,咱这里属于郊区,谁到咱这里来买房子呀?”有人怼道。
农村里开会,不像机关企业单位开会那样婉转,在发表不同意见时,经常是说上三两句就开始互相怼。
这种怼是一种语言表达习惯,当对方问的你哑口无言时,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周会计被人怼了一句,就哑火儿。
“这个帐儿算起来倒挺有赚头,但是万一这个老板拿着咱们交的认购款跑了,咋办?!”
“不是签了合同的嘛!”王书记道。
“人都跑了,有个合同有啥用?!”
“有个合同就可以去法院告他,”
王书记回怼道,
“再说了,他要是真跑了,他工地上的东西就是咱的了,地也是咱的,拿钱跑路不划算的。”
“我听说市里海天福地小区也是这个老板的,当初第一个开发商跑路,楼盘烂尾,后来咱们市里一个企业接盘了,市里就咱村的地卖给了这个企业,不知道为啥,这家企业又退出,据说市里通过招商引资招来了这个年轻老板。”
周会计把自己听到的一些传闻向大家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