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娥说不出反驳的话,讪讪应下。
这件事很快就揭过去不提。
郑月娥家除了粮食还有这些日子以来,接连不断做的干粮,财不露白,搬家的时候很是费了一番功夫,于伟业没少跑前跑后帮忙。
到了结婚当天,于湛秋专门托人买了挂鞭炮,在家门口放了,热闹一番。
家里什么人也没请,也不要别人随礼,看热闹的不少。
一般寡妇要天不亮出嫁,避着人,但是于湛秋和于伟业都不愿意委屈郑月娥,挑了这个黄道吉日,光明正大的出门子。
郑月娥回头看看女儿。
“你今天不跟我一起过去吗?”
于湛秋笑。
“妈你先去,我过些日子就去了,哪有出嫁还带家里人的,你能有个好归宿,我就高兴,反正都在一个村,走两步就能看见。”
郑月娥红了眼眶,于伟业已经过来了,站在一旁傻笑,古铜色面庞染上喜悦的颜色,变得红润。
老财婶儿带着俩儿媳妇过来凑热闹,还有不少小媳妇过来围观,小孩子跟着跑来跑去的耍。
于伟业把准备好的喜糖递给老财婶儿散散,众人没想到还有这意外收获,孩子们欢喜的要翻天了,嬉闹声为这座院子增加不少喜气。
送走郑月娥,于湛秋舒了一口气,把家里里里外外拾掇一遍,家前屋后的自留地,都巡视一番。
郑月娥养的鸡鸭鹅猪昨儿就赶过去了。
现在村子里整体条件还行,都是熟人,外头坏分子不容易渗透进来,有田地有存粮,离城里近,还能市场做点买卖。
只盼着郑月娥趁着现在情形还好,早点开怀,生个孩子,她上学之后,家里也能有个依靠。
关键是二婚维系不易,孩子在其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伟业现在看着是好的,按照原主离开家后,对村里为数不多的了解,似乎也还可以,但是人心易变,做好最坏的打算总没错。
于湛秋一人在家没两天,大早上还没起,就有人啪啪拍门。
“阿秋在家吗?开门有点事。”
于湛秋赶忙起来穿好衣服胡乱挽起头发。
“是华叔啊,德叔卓叔也在,德婶儿有什么事吗?”
于有华,于爷本家,跟另外几人一起,算是帮着跑腿办事那一类。
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德婶儿站出来说话。
“还没起呐阿秋,是这样,于爷说要统计一下各家都有多少粮食,自古水利不兴动弹,动一回起码旱三年,大家都得有个准备。”
于湛秋侧身站一边,让大家都进来。
这就明目张胆抄家来了,还编个正大光明的理由。
“嗯?你家粮食呢?”
于湛秋指着灶房橱柜里几十斤米和玉米粉。
“都已经搬到我伟业叔家去了,等几天我也要搬过去的。”
听闻寡妇再湛,几人面露不屑,大概以为于湛秋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都没想过隐藏。
虽然房子里空荡荡,一眼就能看到底,几人还是到地窖里走了一圈,见真没有粮食,才一声不吭的往老财婶儿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