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生物科学研究来说,通常一款疫苗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漫长的临床研究和试验,短则几年,长则十多年。
这都是常见的案例,可是,这一次,却是要争分夺秒。
国内的病毒流行学的专家针对于这一次全新冠状病毒的分析,是非常悲观的。
几乎可以断定,一旦这一次南城防疫一旦失控,全球大流行将不可避免。
到时候,这就不是一个国家所要面对的情况,而是全世界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对于医学界来说,将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挑战。
留给陆晨和安院士的时间并不充裕。
如何能够把握住仅有的空窗期,研制出第一代疫苗,才是重中之重。
安院士的研究方向,是mRNA疫苗。
根据COVID的表面的刺突蛋白,生成针对刺突蛋白的抗体。
从安院士先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在所有被称为RNA的病毒遗传物质中,只有一小部分具有如何生成刺突蛋白的指令。
而这些指令转录至一系列信息RNA (mRNA)上。
对于疫苗,这种遗传物质将会被置于保护性脂质壳中。
在研究的过程中,安院士发现这种遗传物质需要受到保护。
“这种遗传物质非常脆弱,脂质壳看起来像细胞的四周环境。”
“能不能进行突破?”
“很难。”
研究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出现了瓶颈。
倒不是说研究的方向出现了错误。
毕竟在安院士看来,mRNA疫苗是正确的出路。
只不过,该如何突破这一关,使得疫苗真正能够在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才是关键所在。
在安院士的预想中,正常人在注射后mRNA疫苗后。
疫苗细胞会与人体细胞进行初步的融合,释放出刺突蛋白生成指令。
一旦成功,mRNA到达人体细胞中产生蛋白质的区域。
这样就能形成有效的抗体。
一旦遇到冠状病毒的侵入。
人体免疫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甄别和进攻。
免疫系统强大的年轻人,说不定可以在所有症状出来之前,就消灭入侵的病毒。
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则是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所带来的危害。
也就是减轻病症。
毕竟从目前医院的反馈来看,如果是轻症患者的话,基本上与流行性感冒一致。
控制住死亡率和重症机率,对于国内,乃至全世界来说,未知冠状病毒就不将可怕。
“陆院士,你怎么看?”
“研究方向大体上没有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
对于陆晨的问题,安院士显得非常重视。
毕竟陆晨在医学领域的地位摆在这里,在国内,不,就算是在国际临床医学中,陆晨都属于超神的地位。
陆晨的任何一次言论,都有可能在临床医学中造成一次巨大的地震。
所以,安院士非常重视陆晨的问题。
“mRNA被人体分解,会不会成为疫苗受体基因的一部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这方面的担忧,不过,经过数次试验,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这样的可能。”
“安院士,你所说的,是迄今为止的试验中,暂时没有发现,可是,一旦疫苗获批的话,国内有着将近十四亿的人口,这个庞大的数字,随时可能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