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皇帝直接退场,原本喧闹的朝堂,一下子又诡异的恢复了安静。
皇帝临走之前交代的很清楚,这件事情全权交由宰相夏启明去处理。
那也就是说,究竟要不要对卫平安的弹劾进行回应,要不要对礼部尚书周逸文的问题展开调查,全都在宰相的一言而决当中。
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就已经和卫平安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起了个头,承担了最大的恶名。
后续的事情则会演变为宰相夏启明面对着朝臣的群情激愤,为了还周逸文一个清白,不得不对周逸文进行调查。
同时还会要求周逸文上表自辩,给周逸文一个自我解释的机会。
随着调查的进度不断深入,周逸文的问题被挖掘的越来越多,夏启明将会大为震惊和心痛,然后按照太夏律,要求周逸文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至于说捉拿下狱、革职查办,这一般是不会做的。
只要周逸文将这些年来的贪墨所得,尽数上缴,那么朝廷对于这种仕林领袖级别的文官,一般还是非常优容的。
到时候天下仕林则会对周逸文的遭遇表示同情。
因为在那些虚伪的文人看来,贪墨点银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周逸文仅仅是多贪墨了一些,结果就落得个去职告老的下场,哪怕这完全是按照太夏律的要求进行的惩处,也依旧会有很多文人为周逸文鸣不平。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去骂夏启明。
宰相大人照章办事,没有人能说出什么不是来。
所有人的火气都只会撒到卫平安的头上。
在那些人看来,事情是卫平安主动挑起的,而卫平安本身又太过年轻,成为六扇门主后,已经是太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三品高官了。
这种飞跃式的提升速度,本就会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嫉妒。
结果在成为了六扇门主后,卫平安还不老老实实的闷头做事,反倒是一把将周逸文掀下马来,这自然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让人认为他卫平安是一个不安分的主。
骤然间窃居高位后,只想着继续出风头,并且还是这种坏规矩的行为,无论放在哪里,都会被人所不喜。
卫平安很清楚事态会怎样发展,但他完全不在乎。
站在朝堂上,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后,他就直接退回了武官的队伍,脑海中所思考的事情,也全都变成了皇帝方才的态度。
很显然,皇帝没有察觉到他的异常!
尽管他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就提升到了亚圣的层次,这种恐怖的境界提升速度,肯定会大为出乎皇帝的预料之外。
但估摸着只要没有真正的晋级圣境,就不会被皇室放在心上。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夏启明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想了一些办法,让皇室并没有将注意力凝聚到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