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吴皇宫正殿
周瑜坚持着自己的判断,魏国的部分主力南下,不过是囤兵准备罢了。
但即使是这一举措,也让自家朝堂上,不少官员担忧,归根结底还是吴国从来没有和魏国正式交锋并取胜,群臣没有信心。
即使周瑜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凭空给这些人树立信心。
魏国大军屯田一年,不仅能开垦荒地,更能为大战提供补给,而且他们此时驻防,必然不会在隆冬进攻,而是来年春季发动攻势,届时春暖花开,冰雪消融,也是魏国渡江伐吴之时。
周瑜心中并没有取胜的把握,但身为武将核心之一,必须给朝臣吃一颗定心丸,孙坚悍勇不畏战,但是那些士族可不一样,荆州士族刚刚归附,容易动荡。
“启禀陛下,魏国虽然有大举南侵之势,但我大吴也是群贤汇集,只需要养精蓄锐,君臣一心,依托长江防线,发挥我们的水师优势,展开战略防御,形成魏吴之间的僵持,便可静待时变。
同时我们也应该派出使臣,收买南蛮攻魏之益州,诱导金国袭魏之辽州,联络梁国牵制魏之徐州,说服士燮按兵不动,这些事情届时战前准备,不能再拖了。”
孙坚带兵打仗水平不错,但担任一国之君,还是有些欠缺,不过周瑜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他还是立挺的。
“此战,关乎我大吴的生死存亡,文武官员,皆需配合周瑜之策,我等君臣一心,纵使李烨大兵压境,也终将折戟长江!”
“陛下英明!”
……………………
在吴国谋划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带着几个随从,巧妙的穿过吴国境内,抵达了交州,与士燮完成接头。
王宫之中,士燮以国宴接待了诸葛亮,毕竟是从魏国来到特使,他是万万不敢怠慢的。
虽然诸葛亮本身在荆州就有名望,但这个名望在一个诸侯王那里,还真有些不够看,这个时代不缺有名望的人,尤其是评论家盛行,对于很多人的评论都过于夸大,不亲自考察,仅看评论已经靠不住了。
司马徽就是个典型的好好先生,找他要评论的人,都会满意而归。
宴席之间,多为交州之特产,尤其是水果,在中原价格不菲的水果,在这里敞开肚子吃。
不得不说,士燮治理下的交州,少有战乱,安心发展,众人躺平,几乎是少惹红尘,此次若非魏国一统天下在即,迫使士燮得为了自己后半辈子的生活考虑,否则他还真懒得趟魏吴之战的浑水。
“诸葛先生,我交州地偏人少,可动三万之卒,诸葛先生以为如何?”
宴席之间,士燮就像是个和气的邻家老人一样,一点诸侯王架子也没有。
诸葛亮这次外交,背靠强盛的魏帝国,而且士燮配合,也无需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