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照片也因为这个动作而展露了出来,是一堆小孩,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洁白的牙齿也露了出来。
这是他们小学时候春游的合照,这也是他们的合照。
他眸光不由得温柔了一瞬。
伸出手指,随意在里面抽出了钱,又用眼神看了一眼院落中还忙活着的阿婆,他小心的将钱放在了箱子里面,是那个掉了一地的包子,又重新被他捡起来装起来的包子盒子。
随即,他将钱包小心的放回了兜里,做到了阿婆家的石阶上面休息着。
胸膛微微起伏着,面上微微有些泛红,额头上有些细细的汗水,很少。
“阿婆家自家做的豆花,十里八乡都说好吃,小伙子,你也尝尝。”阿婆走了出来,端着一碗向外泛着香气的豆花。
傅宁初长腿使劲的向着地面一蹬,一只手撑着地面,就站了起来。
看着豆花上撒着的调料,他唇角微微抽搐,但是看着阿婆的样子,他也不好意思再去反驳了别人的好意。
突然的他想起了什么,十里八乡都喜欢的豆花,那温岁礼应该会喜欢。
“阿婆,可以再给我一份吗,不用撒别的调料。”傅宁初问着。
这里应该没有除了眼前这一堆花花绿绿的调料的别的调料了,时间也快来不及了。
阿婆只是笑,还是她老婆子疏忽了,忘了这个年纪的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她笑笑,转过身去,又盛了一碗豆花,这次她倒是没放调料了,倒也不是她舍不得,只是,眼前的这小伙子说话不带他们这的口音。
傅宁初说了十几年的京调了,抄着的自然是一口熟练的京腔,他有意去学习这边的语言,只是时间太少了。
阿婆家很简单,接触到的人大都也是这黔省的人,她也不知道傅宁初说的京调,只道是外地口音。
傅宁初就这样,坐在阿婆家的石阶上,身旁的石凳上面放着两碗豆花。
等到阿婆正式出摊的时候,第一批工人就已经到来了,看见了傅宁初这么一个半大少年在这坐着,还以为是阿婆家的孙子。
阿婆只是笑,然后笑说,“我哪有什么孙子,这小伙可不是我家能出的人呐。”
她头发花白,语气却也不生涩,和来来往往的人说笑着,眉眼间皆是慈祥。
第一批工人走了之后,便是学生了,不少的女学生走到摊子边上时,总是会打着来这小摊上买早餐的由头,偷偷的看这个少年。
阿婆看了又看,经历了许多事的她,早就一眼看了出来,她笑着问,“小伙子,可有心上人了,我可告诉你啊,我们黔省的小姑娘那可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
没想到,真被阿婆问了出来。
傅宁初抬起头,语气不由得放得轻了些,再提起那个人的时候,他总是会这样,不由自主,他眉眼带笑的说,“阿婆,我有心上人,她就是你们黔省的小姑娘,你们黔省的风水养人,她长得也很美。”
“是吗?”阿婆将一份装好的早餐递给了那个春心萌动,却没来得及开始的小姑娘,看着她有些闷闷不乐的走了。
阿婆转过身来,“得有多俏啊,阿婆一会儿可要看看了。”
这般年纪的小伙子,怎么会大早的便起来等在小巷子里面,除了等自己的心上人,还有什么?
想当初,她家老头子也是这样,总是起大早,等在她必经之路上,然后,假装着,真的好巧,每次她只要走那条路,总会有一个少年等着她。
可是,那个少年真坏,他走着走着,就再也走不动了,留下她一个人了,岁月如此漫长,没了他,倒是也少了许多岁月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