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看着爷爷静静感受这一幕,也不由笑了。
他笑得很开心。
只要爷爷开心,他就开心。
作为爷爷最疼爱的孙子,能为爷爷办这些事,他就高兴。
“爷爷。”朱瞻基轻轻喊了一声,攥紧了爷爷的粗厚大手,那上面满是老茧。
朱棣也攥紧孙儿的手,低头看向朱瞻基,老虎的眸子已是红润无比,望着他道:“瞻基,爷爷该谢谢你。”
“爷爷没想到你能这么快把盐的事情办好。”
说到这,他语速加快:“爷爷没想到……你能这么优秀。”
“比太祖的皇太孙好多了,哈哈哈,比太祖的皇太孙好多了。”说到这,他有些哽咽。
朱瞻基道:“爷爷,这话被太祖爷听到了,会不会揍你。”
朱棣咧嘴一笑:“爷爷从小被他揍大的,怕啥。”
“到了地底下,我还念着他揍我呢。”
而也就在这时,纪纲突然拨开重重人影,直接朝着朱棣走来。
在看见朱棣后,纪纲拱手低声道:“皇爷,李芳远已经来信了,说答应给咱们大明进贡那些东西。”
“礼单上的东西,他全部答应了。”
朱瞻基闻言,顿时一喜:“爷爷,看来金元吉还是有点用的。”
朱棣也来了劲儿,笑着道:“好,距离咱爷孙北征的钱财又近了一步。”
“爷爷,你同意带我去了?”朱瞻基有些惊喜。
想想北征的波澜壮阔,他已经很激动了。
朱棣道:“是啊,让你开开眼界,见见我大明虎贲。”
历史上,永乐北征可是有名的壮举,若是能亲眼目睹并参与,也算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啊。
朱瞻基笑着道:“爷爷你不许反悔,反悔是小狗!”
“皇帝当小狗?”朱棣道。
……
从宫外回来,朱瞻基便回宫了。
他回来之后,既高兴,又在揣摩着李朝的心思。
他觉得李朝能献这么多东西来,就是好事,至少大明不用倒贴出去了。
大明的朝贡体系,是一大弊端。
这个弊端要是不改的话,大明是很吃亏的。
历史中,最巅峰的时候,大明朝贡的回礼占用了每年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
这个数额巨大。
偏偏文官们还要面子,哪怕顶着国库没钱,都要给人家回礼。
每次朝贡的时候,人家都是笑呵呵来,抱着一大堆东西笑呵呵走。
朱瞻基觉得,要想改革大明,强盛起来,这一点必须去除!
左思右想,朱瞻基决定明天去找解缙一趟,看看解缙是什么说法。
次日一早,朱瞻基没有闲着,洗漱过后就直接出宫,去找解缙。
而此时的解缙,还在翰林院中与杨士奇等人拼命地编撰大典。
大典的目录已经制好了,总共有一万多册,初步估算涉及字数达到三亿六千多万字。
历史上,最全的大典!
光是永乐大典,都够后世向外国吹嘘许久了。
来到翰林院,朱瞻基直接走进去,便看见院子里,有一张巨大的案台。
案台之上,堆满了书籍,数十名翰林正在奋笔疾书,编撰大典。
而解缙反倒是坐得安安稳稳,指点他们的工作。
朱瞻基笑着走上前,朝着解缙拱手道:“先生。”
解缙见朱瞻基来了,笑道:“怎么有空到这来?”
而此时,那些翰林太过专注,一个个都没抬头,还没发现太孙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