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纬本来是想,在妇联成功的基础上,抛出新婚姻法规的改革,一定能事半功倍,可却没想到,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麻烦!
还记得刘纬在襄阳之时,所起草的婚姻法细则吗?其实就是四项基本内容:妻妾平等、女权保障、鼓励改嫁和保护军婚!刘纬为什么要搞这样的变革,原因我们当初已经阐述过了,不再赘言,只说说新规颁布后的效果如何!
四项内容中,女权保障和保护军婚,是很好理解的两项条款,争议不大,尤其是在妇联成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大部分人也接受了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并应该保障她们基本权益的事实了,自然没有二话!
可是妻妾平等和鼓励改嫁两项内容,一经提出,却是饱受争议,立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这两项改革,不仅动摇了固有的男权社会体系,更是对传统封建礼制的挑战与悖逆!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所谓的“一夫多妻制”,实际上中国古人从未实行过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意义可是大不一样的!
中国古时,只有三媒六聘,走了正式的程序,以隆重的婚礼,八抬大轿迎娶回家的女人,才可以称为妻,其余的只能算作妾!甚至有些女人,连妾都算不上,称为“收房”,给点钱两人往一起一住,就行了!
因此,礼制不同的女人,其地位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只有正妻(也称嫡妻)的地位最位尊贵,余者则只有仰人鼻息,逆来顺受的份,就算再怎么受到男人的宠爱,也还是不能算作正式的妻子,甚至沦为半奴的身份,饱受欺凌!
可刘纬呢,他所谓的妻妾平等改革,不就是在推行一夫多妻制度吗?正妻的地位,不再高高在上,与所有后进门的女人是平等的,那么家里到底谁说的算?难道要那些小妾野女人,骑到嫡妻的头上拉屎吗?
所以,当这条新规刚一颁布,首先跳出来表示反对的,就是那些妇联的主要骨干力量!这些惹不起的姑奶奶,或者现在就是为人正妻,或者还没出嫁,但不希望自己将来的正妻地位受到挑战,自然是跳着脚地表示反对!
换句话说,刘纬本来以为会成为新婚姻法推广助力的这些女人,居然成了阻碍改革的拦路虎和急先锋!
当然,这些娘们是不敢去找刘纬闹的,便一个劲地给王后琪璎施压,甚至还拿琪璎自己的王后之位和子嗣的继承权问题,恐吓于她,希望琪璎能站到她们一边,去劝说汉王,改变主意,收回成命!
或许,这些女人也只能是劝说和拉拢琪璎了,因为月荷、曹节、关银屏、张星彩等人,本身就是妾室,并非嫡妻,这项新政对其有利,又岂能反对呢?由此,妇联内部,渐渐分为两派,态度泾渭分明,立场十分明显!
不是这些女人太过自私,注重自己的地位和权益,而是她们在考虑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将来自己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古代封建社会,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子以母贵”和“母以子贵”的基本原则!所谓子以母贵,意思是男人的子嗣繁盛,众多儿子当中,谁的地位更高,得看母亲地位的高低,往往嫡妻所生的嫡子,身份更为贵重!
就比如说曹操的儿子们吧!曹操的原配正妻是丁氏,养子曹昂(刘夫人所生),若是这种情况没有改变的话,曹操的继位人肯定是曹昂无疑,根本轮不到曹丕等人去争!
可是,因为曹昂为掩护父亲而英勇牺牲,丁夫人不肯原谅曹操,回了娘家,两人从此决裂,曹操才正式晋封卞氏为正妻,他所生的儿子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才成了最为尊贵的嫡子,拥有了不可置疑的继承权,这便是所谓的子以母贵!
至于母以子贵则相反,指的是当母亲老了,儿子们长大成人,母亲的地位尊贵与否,便与儿子混得是好是坏,有很大关系了!若是儿子混得好,母亲的地位也不会低,若儿子当了皇帝,尽管母亲并非嫡妻,也能当上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