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狄:“好啊,宋卿这个司农...免礼平身,不必伏地回话。”
秦狄稍显迷茫,难道刚刚没说让他免礼吗?他怎么还跪在地上。
宋时:“陛下,臣伏地诉说,才觉心安。”
秦狄闻言,侧目看了看杨光,他也是一脸的茫然,随后目光再次看向宋时,轻声询问道:“宋卿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宋时:“臣今日进宫面圣,是特来向陛下告辞。”
秦狄有些纳闷,好端端的怎么前来告辞。
宋时口中的告辞,并非是寻常打招呼间的告辞,而是有辞官告别之意。
“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要告辞,可是朝中有人刁难于你,是谁,朕为你做主。”
宋时:“臣惶恐。自入朝以来,宋时深受皇恩,得以施展抱负。朝中诸位同僚,多有关照。然不日前家母不幸离世,宋时枉为人子,未曾在堂前尽孝,乃为不孝。母亲她如春日暖阳,给予臣无尽的温暖与慈爱。如今,这温暖的阳光已逝,臣的世界顿失色彩。”
“母亲对臣而言,不仅是生养之恩,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引明灯。她的教诲,如耳畔清风,时刻提醒臣要坚守正道。她的离去,让臣深感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臣深知,应以国事为重,但此时此刻,臣实在难以自抑。请求陛下准宋时告辞,让臣归家守孝,以尽人子之孝。”
说完这些,面前的宋时已泣不成声,悲痛万分。
秦狄见状,起身上前,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
“令堂离世,爱卿的悲伤之痛,朕也曾深有体会。逝者如斯,生者已矣,爱卿要节哀啊!”
“臣谢陛下关怀。”
“念你一片孝心,朕特许爱卿以原职回家为母守孝丁忧,朝廷这边如有什么事情,朕会让他们去家中寻你。另,朕赐你纹银千里,助你厚葬令堂。”
“臣宋时,叩谢皇帝天恩。皇恩浩荡,宋时此后唯有呕心沥血,为君分忧,尚不能报答陛下皇恩之万一。”
“好,朕等你丁忧回朝,继续为国效力。回去为你母尽孝吧。”
“臣拜别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知宋时告辞的原因,秦狄也只能答应。
目送宋时离开,秦狄缓缓吐出口气。这两年宋时兢兢业业,终日游走于田间地头,经过他的推广,人工水利灌溉遍布各州,确实为朝廷做出了不小的功劳。
田间粮食的产量明显增收两成,千万别小看这两成。这样的时代,增加的这两成粮食,足以满足让普通百姓变得更富足。家有余粮,才会让百姓感念皇帝的好,生活才会更有盼头。
尽管秦狄不太想让宋时离朝,正所谓百世孝为先,他们的思想中,孝道乃立足之本,人若不孝,则更为不忠。
不忠不孝之人,则被世人唾弃。秦狄身为皇帝,也不可剥夺臣子尽孝的权利,否则他便会被视无德昏君。
“杨公公。”
“陛下,奴才在。”
“你亲自去知会礼部一声,让他们代表派人去宋时家中悼念一番。”
“陛下对宋司农的恩宠,当真是天高地厚之恩啊,奴才这就前去礼部。”
杨公公感叹着皇帝对宋时的恩宠,缓缓退出延禧殿,前往礼部。
秦狄起身,缓步走到外面的楼台,舒展舒展筋骨。
“来人,将云霄子找来。”
“诺。”
丙应允一声,前去传召,秦狄则坐在楼台间,感受着暖阳轻抚,悠闲的喝着茶 。
“不愧是国都,果然气势恢宏,帝王之气如日中天,当真是个风水宝地。好预兆,好预兆啊!”
半个时辰后,在锦衣卫的带领下,云霄子第一次进入京都皇宫。望着楼台交错的辉煌建筑,不由感叹着。
“丙将军,陛下在何处召见贫道,是在平日上朝的大殿吗?”
云霄子的询问传入耳中,丙眉头微微动了动,看都没看他一眼:“道长想多了,陛下做朝的大殿,岂能说进就进。陛下在延禧殿召见道长,那里是皇帝日常理政歇息的地方。”
“也好,也好。来到京都六日,还未曾见过陛下。丙将军可知陛下召见贫道所为何事?”
“不知。”
丙的回答清晰明了,也很干脆。
“也是,君心深似海,不是我等臣子可擅自揣摩猜测的。丙大人,那座宏伟建筑是何去处啊?”
“未央殿。”
“未央殿!好名字,好气魄。丙大人,那边的两座楼台又是何去处?”
听到云霄子一句接一句的询问,丙突然止步,认识他这么久,第一次感觉到他竟还是个话唠。
“奉劝道长,皇宫之内,耳目众多,如此这般打听,似有刺王杀驾之嫌,道长谨言慎行。”
“丙大人的话言之有理,我们还是少说话吧!”
在丙的引领下,穿过长廊,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延禧殿,径直来到后面的楼台。
看皇帝背影出现,云霄子快步上前,躬身施礼道:“云霄子奉召入宫,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云霄子,你可知罪。”
秦狄口中缓缓吐出几字,云霄子心头一沉,脸上闪过慌乱,伏地而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