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兮若尘,归兮尘定;不如归去,九九归一——牡丹拿起石桌一侧的笔墨,将这句话记在随身带的锦帕之上,又低声品读数遍,依旧一头雾水。
显然,周真人是唯一知道她和林远穿越秘密的人,也许他是想告诉她,他们穿越回去的办法。
只是,他这句话也太模糊了,牡丹一时根本悟不透。
何况,当年周真人出事之前,一直和她在一处共事,从未对她说起过此事,或许他只是一时感慨,并无多少实际意义。
等有机会,还是亲自去乾陵一趟,当面向周真人请教。
关于这句奇怪的话,好在武攸绪并没有多问,牡丹也没有多讲。
面对武攸绪探究的目光,她只是淡然一笑,将锦帕收了起来。
“多谢将军转告,牡丹一时也弄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等有机会,自当亲去乾陵,向周真人当面请教。”
“也好。这件事后,我倒是无所牵挂了。”
武攸绪见牡丹无意告知,倒也不想多问。
如今他早已不问世事,一切随缘了。
就在这时,石洞外闪进一个身影。
“好香的茶啊!无尘子,如此好茶,今日怎不唤我!”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在深邃的石洞内引起一阵回声,牡丹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僧人。
那僧人看到牡丹,也是一怔,他还从未见到无尘子的石洞之内,有女客到访。
“阿弥陀佛,不知有客到访,贫僧唐突了。”
僧人随即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转身就要退出,牡丹却一眼将他认了出来。
“一行大师!大师请留步!”
那僧人闻言,这才转过身来,仔细的打量着牡丹。
“大师不认得我了?”
牡丹满眼含笑,躬身一礼。
武攸绪笑而不语,只是悠哉的煮雪烹茶。
“玉虚!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打量片刻,僧一行终于将牡丹认了出来。
“难得无尘子把这陈年梅雪搬出,原来是故友到访。”
僧一行施礼之后,也就坐下一起品茶,三人相视而笑。
原来,他们都是嵩山故友。
三年前,嵩山封禅,僧道尼众云集嵩山,僧一行曾和牡丹有过几面之缘。
牡丹还记得,当年她和林远夜宿山腰,被蛇咬伤,在一处茅草屋歇脚,就是僧一行的落脚之处。
牡丹对僧一行十分尊崇,因为他是得道高僧,还擅长七星之术,在嵩山享有很高的声誉。
不过,这僧一行虽然精通佛法,修行有道,却素来孤傲,当初梁王慕名求见多次,他都避而不见,没想到如今倒是和武攸绪成了挚交好友。
牡丹记得,当年林远也和她提到过此人,还想向他求教七星之术,只是一直未能实现。
今日前来嵩山,有幸遇到僧一行,牡丹也是深感荣幸。
虽然如今她已非修行之人,却隐约中觉得,或许有朝一日,自己要来请教这位高人……
虽说故友相见,终究僧俗有别,牡丹想着僧一行和武攸绪或许还有要事相谈,也不便久留。
几盏茶后,看看天色不早,牡丹也就起身告辞。
——
辞别了武攸绪,牡丹也就离开嵩山,携众返回洛阳。
入城之前,牡丹派随行的人回宫复命,自己则转道去了邙山翠云峰。
好容易出次城 ,她要去玉清观看望一下师父杨真人。
轻车熟路、老马识途,赶在天黑之前,牡丹终于来到了玉清观。
三年了,玉清观没有多少变化,香火倒是日益兴盛。
虽然与巍峨的嵩山相比,邙山翠云峰的气势着实小了不少,但牡丹依旧觉得亲切无比。
这是她修道学医、修身养性的地方,也是人生一段难忘的安静时光。
此番牡丹过来,既是看望杨真人,也是为了月娘而来。
虽说那月娘的身体经过她的调养,已经好了许多,不过一直未能怀孕。
月娘对牡丹十分信赖,此番为了牡丹的嫁衣倾尽心力,牡丹也颇为感激,两人逐渐成了挚友,月娘也向牡丹倾吐了自己想为李客生养一个孩子的心愿……
牡丹医术有限,之前习的也多是养身之道,对于生育方面并无多少研究。
不过她知道,孙先师的《千金药方》里有专门的妇产科,所以此番专程回来请教师父。
就算自己不回西域,也可以求了方子,托人带给月娘,总算功德一件。
而且,牡丹觉得自己与其在仁和坊的裴府待着,倒不如回来道观,和师父一起行医救人,精修医术。
对于道法修行,她没有多少兴趣,但对于医术之道,她还是孜孜不倦。
毕竟有了医术傍身,不管走到哪里,既能治病救人,又多了一条生存之道,也算她的价值所在。
所以,她也早派人给兄长带去消息,最近若无它事,自己会在玉清观待上一段时日。
牡丹来到玉清观的时候,杨真人尚在炼丹房闭关炼丹,一时不好打扰。
好在道观里的师姐妹们大都认得她,一看玉虚师姐回来了,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她。
要知道,这玉清观当初就是皇家为东宫两位公主修建的,虽然如今公主已经回宫,也依旧奉祀着历代帝后之神御,依赖宫中的供养。
而武牡丹的地位,她们也都明白,所以丝毫不敢慢待。
就连她和两位公主以前居住的静室,还原封不动的保留着,除了专人定期打扫整理,谁也不敢侵占。
牡丹用过斋饭之后,就回了自己的静室休息。
屋子没什么变化,简朴整洁,医书还在床榻放着,一切都是当初她离开时的样子。
师妹送来了一床新的床褥,她也确实乏了,翻看了一会儿医书就就沉沉睡了……
一回到道观,之前的习惯似乎一下子也回来了,次日清晨,牡丹早早起来,跟着师姐妹们一起诵经打坐。
就在早课之后,杨真人终于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