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吐蕃使臣来了。
时隔三年,在太后赤玛伦的授意下,吐蕃使臣带着千匹良马、两千两黄金来到洛阳,再次将求亲表章放在武则天的御案之上。
说起来,两国和亲一事本已万事俱备,只因赤都松赞的暴亡而搁置。此番再提和亲,乃是为了新任赞普野祖茹。
如果说之前的吐蕃一力进取,和唐朝在疆界上多有冲突,那么如今主政的赤玛伦在平定内乱的同时,一直谋求两国交好。
即使明知自己儿子是被对方将领谋杀,也只能佯作不知,毕竟,孤儿寡母的朝堂之上,刚刚平定内乱的她,无论如何也经不起外患了。
其实赤玛伦的能力和手段丝毫不逊于武曌,只差没有称帝改国号罢了。只是这位坚强的铁血太后,如今也已年迈体衰,需要为尚未年幼的孙子图谋未来。
或许是女人爱好和平的天性使然,在两国外交政策的问题上,武则天和赤玛伦还是颇有默契,都怀柔为主,主张联姻。
所以,趁着武曌尚在执政,赤玛伦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促成和亲一事,延续和亲之约,让两国睦邻友好下去。
为此,赤玛伦主持疏通了唐蕃古道,还要开辟茶马之路,以示自己的诚意。
对于赤玛伦的示好,同样年迈体衰的武曌很是受用,用一个女子就能换取边疆几年和平,何乐而不为呢。
此番和亲的对象虽然换了吐蕃赞普,但也算是对上次联姻承诺的延续,所以两国使臣均无异议。
只是,为这和亲的公主人选,众人也犯了难。如今的野祖茹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该让谁去和亲呢?
事关两国外交,二张兄弟也不敢拖延,赶紧如实上报。
一听吐蕃又要和亲,武则天决定召子侄们一起商议,同时也想到了之前的和亲郡主武牡丹。
于是,武牡丹终于得到机会,和太平公主、相王、梁王等人一起进宫面圣:,商议和亲一事。
——
牡丹是在长生殿见到武则天的。
和上次在嵩山三阳宫相比,武则天的气色不佳,眼睛浑浊,已然有了衰老之相。
也难怪,整整八十岁的武则天,真的已经垂垂老矣。
正值炎夏,酷热难当,虽然长生殿里冰扇轮转,凉风阵阵,武则天还是觉得百般不适,懒得见人。
今日为了和亲一事,也是强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