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生,多少激情与梦想,多少欲望与忧伤,她得到过,也失去过,她无怨无悔。
——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
上阳宫的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一整夜。
次日一早,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宫殿、树木、山川无不银装素裹,像是要一起为这位独一无二的女帝送行……
武曌走了,是在睡梦中走的,走的无声无息,走的平稳安详,并没有什么痛苦。
临走之时,只有牡丹和高力士守在身边。
高力士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告给了宫苑使,这一次,紫微宫那边终于有了回应——上阳宫里很快忙碌了起来……
上皇驾崩了,其实对于这个消息,众人并不诧异。
谁都知道,这个八十一岁的老人,这个被逼退位的一代帝王,很难熬过这个冬天。所以各宫各司也早有准备,倒不至于手忙脚乱。
在重视礼法的朝代,帝后之丧尤然重要。
从告哀、小殓,到大殓、成服,从启欑宫到掩皇堂,再到葬后的虞祭、祔庙等礼仪,前前后后有几十道繁文缛节,整个葬礼要持续数月之久……
对此,牡丹并不太懂,不过宫中自有专人承办。
身为武曌生前的贴身侍女,牡丹所能做的,只是呈上遗诏,听候差遣。
首先,要由宰臣宣读遗诏,皇帝李显任命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其中最重要的为山陵五使。
其中五使之首的山陵使,由相王李旦担任,其他礼仪使、仪仗使等,则由武三思、崔融等人担任,负责定陵地、哀册文、谥册文和议谥号等各项事宜。
而其中,定陵地和议谥号是皇帝丧礼中的重要程序。
毕竟武曌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她既是篡唐建周的大周皇帝,又是当朝皇帝的亲生母亲……她的丧仪如何制定,还真是一件棘手的问题。
不过,武曌早有遗诏,要去帝号,以则天皇后的身份与高宗合葬乾陵,所以此事原本无需商议,只是这份遗制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如果武曌与高宗合葬,就要凿开墓门,会惊扰高宗的英灵。
在他们看来,即便武曌回归了高宗皇后的身份,可终究男尊女卑,高宗为尊,武后为卑,哪能以卑动尊呢?
因此,他们甚至怀疑起了这份遗诏的真实性。
对此,牡丹无话可说。
武曌生前数月,皇子和众臣们无一拜见,无法按照祖制留下诏书,也只能由御前侍女牡丹代笔,上皇签字盖玺。
还好,相王李旦是绝对相信牡丹的,他力排众议,坚决支持母亲的遗嘱。
除了他,还有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他们无不感愧于之前对武曌的亏欠,也是坚决支持母亲的遗愿。
在他们的坚持之下,原本有些犹豫的李显也下定了决心,下令一切遵照上皇遗诏进行。
同时,他又派遣临淄王李隆基携司天监等官员,即刻前往陵地勘察、覆按,与薛林远等人一起修建乾陵,为泽天大圣皇后的下葬做准备……
对此,李裹儿气的火冒三丈。
因为就在两天前,乾陵那边才传来消息,薛林远为王孙贵族修建陵墓一事终于完成,也已经将其父薛绍风光安葬。
再过几日,他就可以回京复命了。
可这一下,林远又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