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了自保,他缩起头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今自己既当了这个皇帝,自然也想有番作为,青史留名。
可羽翼已丰的太子,成了他最大的隐患。
要知道,太子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自古就是难以解决的矛盾。
对高度集权的皇帝来说,太子实力弱些还好,若太子实力过强,就会对自己的君权构成严重威胁
三郎这才刚刚当上太子,已经不听他的教诲,在东宫建制上坚持己见,一意孤行……
对李旦而言,三郎这个太子的能力太强,野心太大,如果再给太多权力,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变成太上皇。
李旦深知,自古帝王之术在于平衡之道,自己想要坐稳这个皇位,必须有人来制衡太子。
而同样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他只能努力平衡这两派的势力——扶持弱者,打压强者。
至于谁是弱者,谁是强者——在李旦看来,眼下太子毫无疑问是绝对实力上的强者。
毕竟,如今三郎自己是万骑的老大,两个弟弟则是左右羽林大将军,整个禁军都在他的控制。
此外,太子三个心腹刘幽求、钟绍京、崔日用等人分别控制了中书省和门下省,朝堂势力很大。
反观太平公主这边,因为没能在兵变的第一现场谋求政治资本,眼下虽有些实力,却根本无法和太子抗衡。
所以,在李旦登基之后,受封最多的,扶持最大的,就是有拥立之功的太平公主。
李旦很清楚,自己今日登上皇位,大都是皇妹的功劳,自然要给予回报。
身为一介女流,镇国公主的名号已是至尊,加无可家,所以李旦直接把太平公主的实封提到一万户,让她拥有敌国之富。
而对于太平公主最为担心的事情,李旦也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她的疑虑——她为武家生下的那几个儿子,只要年岁到了,全部晋封为王,尊享荣华。
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李旦赐予太平公主更多的参政权。
为了制衡太子,平衡势力,李旦每遇宰相奏事,都故意踟蹰不定,要征询太子和公主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果然不出所料,这姑侄二人的矛盾很快显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