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蝗群漫天蔽野,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民间人心惶惶,都说这是天灾示警,还有人想要皇帝发布罪己诏,以消蝗灾……
消息传到长安,皇帝李三郎气极而笑。
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和牡丹在潞州治蝗的日子,想到了牡丹亲做的蝗虫宴……
怅然之际,三郎恨不能亲去治蝗,然而父皇病危,他不得不侍奉床前。
好在宰相姚崇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于是他派了姚崇前去治蝗。
蝗灾刚刚好转,太上皇李旦的病情急转直下。
都说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即便对于生性淡泊的李旦,这句话依旧适用。
说来李旦自从让权之后,身体和精神就大不如前,不过短短三年,已经油尽灯枯。
百福殿里,五十五岁的李旦奄奄一息,看着三郎端来汤药,他也只是摇了摇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看如今大唐繁荣昌隆,儿子已经成为英明君王,李旦很是欣慰,自己总算没有愧对李家的列祖列先,所有的不甘也就烟消云散……
只是,皇后王菱始终一无所出,皇帝又一直没有册立太子,这让李旦很不放心。
他不想让李家子孙再陷入国储之争,劝说三郎早立太子。
对此,三郎没有拒绝,当即应允。
其实对他而言,立谁做太子都无所谓。
不过刘婉贞所生的李琮虽为长子,但他幼时狩猎面部受伤,实在有失帝王威仪。所以他就册立赵幽兰所生的李瑛为太子,总算满足了父亲的临终心愿。
太子一事已定,李旦还有心愿未了。
他明白,牡丹是三郎的心结,也是父子二人心中的芥蒂,所以主动向三郎解释了当年之事。
他说当年之所以自作主张,让郭元振送走牡丹,乃是应了牡丹所求,是为了满足她的心愿。
他还说,当年洛阳的七星建筑其实暗藏玄机,牡丹可能非当世之人——放她离开,就是对她的成全……
李旦的话,三郎虽未回应,却句句听到了心里。
他不由想到了牡丹的绝笔——因缘际会,别世异域,不禁心生困惑。
是年十月,三郎将父亲安葬桥陵之后,决定再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