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奇怪,皇帝走后,观主就来给女童诊病,可此时女童已经醒来。
只见她一双清亮的眸子盯着头顶的藻井出神,那藻井中心绘着一朵五彩卷瓣轮形大莲花……
观主伸手探向女童额头,发现高热已经褪去,再探脉搏也平稳有力,看来她已经不治而愈,健康无虞了。
此时,女童的叔父也赶到了,一看女童已经醒来,高兴的倒头就拜。
观主连忙扶起,只说这是皇恩惠泽,也合该女童福泽深厚,日后若有缘分,可入道为冠,以求康安。
叔父一听,不由心中称奇,连连允诺。
因为有皇帝的口谕,观主也不敢马虎,又给女童仔细诊治了一番,开了一些定神安养的药,这才送叔侄二人离开……
二人离开后,观主整理大殿,这才发现之前皇帝上的那一炉香,香灰全部未落,而是一路向上卷起,那香卷的形状像极了一朵牡丹花……
——
再说这叔侄二人回到府中,女童服了药后就安然入睡了。
叔父和夫人说起今日道观的经历,两人暗暗感叹,莫非侄女合该有此一遭……
原来这女童自小就与道家有缘,当年她母亲婚后多年不孕,常去道观请愿求子,一来二去就和观主相熟了。
一日妇人又去请愿,观主看她心诚,就带她去了偏殿,只见殿内端坐一僧,相看了妇人良久,这才掏出一枚玉环,只说让她日日佩戴,即可达成心愿。
妇人虽然不解,奈何求子心切,再者那僧人很是面善,她也就不再多疑,只将那玉环日日佩戴身上,不久后果真受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人历经千辛万苦,这才生下了这名女童——自此,蜀州司户杨玄琰喜得爱女。
虽然生女不如得子,杨家夫妇却把女儿养的十分娇贵,取名杨玉环,还将那枚玉环当成平安符日日戴在身上。
这小玉环生的粉雕玉琢, 聪明伶俐,只是双亲恩薄,父母缘浅——三岁那年,母亲去世,七岁这年,父亲病重不治……
看着孤苦无依的幼女,杨玄琰想起了洛阳的兄弟杨玄璬,这才咬破指头,写下血书一封,拜托他前来料理后事,收留玉环。
等杨玄璬收到血书,从洛阳赶到蜀州,杨玄琰早已咽气多时……
说来那杨玄琰只是个下七品的小官,俸禄有限,连番打击之下,家境破败不堪,仆人们走的走,逃的逃,有的还动起了歪心思。
因为小玉环身上带着的那枚玉环做工精致,乃是金玉镶嵌,看起来就价值不菲,就被恶仆给偷走了……
而守在尸体旁边的小玉环也许是受了太大刺激,也许是丢了玉环就失了心智,总之自此变得沉默寡言,再不似往日灵动……
看着年幼的侄女,杨玄璬一阵心酸,为兄长料理完后事之后,便将她带回洛阳,准备好好善养。
谁料想才刚到洛阳,这孩子就病重不愈,请医抓药花去了不少银两……
其实杨玄璬也只是个从七品下的衙吏,官职卑微,俸禄微薄,又要养家糊口,自然有些捉襟见肘,也惹得夫人有些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