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日躲在殿内研习道教方术,俨然以道士皇帝自居,甚至在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夜焚香顶礼,拜渴祈祷,只为了早日找到投胎转世的牡丹……
——
时日一久,潜心方术的李隆基变得孤独多疑,常常陷入回忆,后宫和皇子很难见他一面,这给构陷者留下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这一日,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的武惠妃又出手了……
她先是派人去召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入宫,只说宫内忽然闯入不速之客,皇帝的安危受到威胁。
与此同时,武惠妃又告诉皇帝,太子要造反,已经和两个弟弟杀入内宫了……
李隆基闻言大惊,赶忙派人抵御,双方人马殿前相遇,全副武装的三兄弟被当场擒拿。
看着披甲执锐的太子,看着太子身后的兵马,李隆基的眼神里闪过深深的恐惧和失望,多年前那些喋血政变的情形涌现眼前……
他以为自己已经对太子足够宽容,没想到太子终究还是辜负了自己。
原来在这之前,李隆基已经对太子网开一面了。
就在几个月前,有人密报,太子向颍王索要两千副铠甲。
要知道,铠甲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历朝历代都不允许官民私藏铠甲。
根据唐律,私藏一副铠甲就是流放之罪,私藏三副铠甲就是死罪。高宗时期的太子李贤就是因为在东宫私藏了几百副铠甲,便以造反的罪名被废黜。
而太子索要两千副铠甲,究竟意欲何为,着实让人心惊……
李隆基当时就颇为震怒,动了废黜太子的心思,幸好丞相张九龄力保太子,李隆基才按捺住了内心的怀疑和恐慌,饶了他一次。
但铠甲一事就像一根刺,深埋在皇帝的内心里……
今时今日,亲眼看到太子披甲执锐闯入内宫,李隆基再也无法压制自己的疑心和怒火。
此时,宰相张九龄也已被贬黜,再也无人替太子求情了……
就这样,在武落蘅的挑拨离间下,太子百口莫辩,皇帝雷霆暴怒,当即下令将太子、鄂王、光王三人贬为庶人,关入大牢。
废黜的皇后通常没有好结果,倒台的太子也一样。
被关进大牢后不久,已经成为庶人的太子三人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一个莫须有的谋反之罪,三位皇子命丧黄泉——此事引得朝野震动,百官议论纷纷……
而冷静下来的李隆基也十分后悔,他想到了当年李重俊谋反的情形……
显而易见,太子被废,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武落蘅母子。
看来是他这个皇帝中了后宫的算计。
仔细回想,或许是自己的多疑,太子的不安,加上武惠妃的推波助澜,才造成了这人伦悲剧……
可人死不能复生,帝王又怎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甚至不能处罚武惠妃,因为那等于亲自承认自己的偏听偏信。
懊悔不已的李隆基只能强忍心痛,从此疏离武惠妃和寿王,谁也不得再提立储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