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跪地给她磕头的众多难民,林无双想,还是去找一找当地的郡守、富豪们开仓放粮施粥,建盖御寒的房舍才行。
“大家都快起来,快起来。与我说说这么多天,你们都是怎么度过来吗?”
难民们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禁掩面痛哭起来。
有一老者膝行到林无双面前说道:“感谢佛祖,感谢观世音菩萨,感谢这位恩公善心善举。”
老者说着就对林无双伏地又磕了三个头。
林无双见状连忙弯腰把老者强行拉起,安抚性地扶他坐在地上,自己也跟着蹲在他的身旁,摆足洗耳恭听的架势。
那老者清了清自己的嗓子说道:“我们这里地处常山郡,听说邻近有博堎郡、中山郡、还有高阳郡,受灾最为严重。
我们一度向西向南都逃难过,但都不随人愿。
向西是太行山,那里雨水量也大,山洪爆发,还冲走不少人。
我们辗转向南逃到赵县,谁知道赵县竟然阻止我们踏入他们的境内,把我们往回驱赶。
我们没法子,又往东逃难,逃到清河边上,也只能原地返回,我们饿了就挖野菜,渴了就喝老天下的雨水,看着身边时常就有倒下去的身影,我们都麻木了。
郡守大人不作为啊,紧闭城门,即不放粮,也不让我们老百姓进入城里去。
我们东逃西逃的无非就是想活命罢了。”
“朝廷不是特派钦差大臣前来查看吗?难道他没有安排你们郡守如何救助灾民?”
林无双问道。
“钦差大人是有来过,也有安排郡守大人开仓施粥。但钦差大人只是在这里逗留两日就离开了,临行选走青壮,说是筑坝治水。
郡守只是在钦差在此,施粥两日,钦差大人一走,郡守就派郡卫军把我们百姓当作牲口一样给驱赶,任我们自生自灭!
我乃常山郡曲平镇唐家村人,也是唐氏一族的族长。
山洪爆发时,我们也抢先带些粮食出来。
可是那些粮食终究是杯水车薪,不能果腹。”
唐氏老族长说着流出辛酸的老泪。
“老伯,别难过了。
如今朝廷也很注重洪涝灾害这块事儿,也派了钦差过问。
后续南粮北调,一切都会好的。
你们知道钦差大臣是谁吗?”
林无双一边安慰唐氏族长,一边问道。
“我们也不知,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人坐在木制的轮椅上,有专人推着,表情很是威严,我们郡守对他那是毕恭毕敬,完全不像在我百姓面前那种耍着阳威的嘴脸。
唉!也真是苦了那位钦差大臣。
不良于行,还被朝廷给派来治理水患,难道我们堂堂大齐国,整个朝堂都没有可用之人了吗?”
唐氏族长有些怨气地说道。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谁个愿意伸头接着?
老伯,据我所知,那钦差大臣乃是我们大齐战神镇北候苏玉苏长锦。
他为大齐抵卸外敌,开疆拓土,立下垒垒战功。成为齐皇可信的后背之人,却遭当朝奸妄小人迫害,屡次派杀手追杀,以至于成为残废。
镇北候自知不良于行,自请退出朝堂并交出镇北军的军符,退居洛州,治理一方。
北方三十六郡遭受洪灾,各州奏报连连上表,求助朝堂立派钦差大臣前往抗洪救灾,可笑的是,诺大朝堂竟然无人愿意前往!
皇上便想到镇北候,连下两道圣旨,任命镇北侯洛州刺史为北上抗洪救灾的钦差大臣。
我想,在他的努力下,你们都会被妥善安排的。”
正说话间,林无双忽然压低声音说道:
“不瞒老伯,其实我是钦差大臣的好兄弟,虽无官职,乃一白身。
但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你们度过难关。
帮助你们,也等同于帮助我那好兄弟!”
唐氏族长一听,感动的再次下跪给林无双磕头。
然后起身向人群里走去,一盏茶后,唐氏族长身后跟着几人,来到林无双跟前道,“这几位都是各家姓氏的族长,在族人面前说话还是很有威信的。”
随着唐氏族长的话说完,一位头发花白清瘦的老者对着林无双一揖说道:“感谢公子旋粥之恩。
我乃是魏氏族长。公子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魏氏一族绝不拖后腿。
虽然壮年之士都被挑走,我族中还有妇人和十几岁半大的孩子,只要能吃上饭,做起事来也是还行的。”
林无双看魏氏族长表忠心,连声说好!
魏氏族长话落,余下几人也都纷纷上前自我介绍:“我是马氏族长,公子有事尽管吩咐!”
“我是梁氏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