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在周代极为活跃,不过在周代的文献中,戎成了西方非华夏族的各族群统称,比如我们熟悉的灭掉西周的犬戎。
其实有关戎和羌还有一种说法。
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羌与戎的区别,就是牧与农的区别。
到了先秦时期,最有名的羌人首领有两个,一个是有情有义、敢爱敢恨的“义渠王”,另一个则是秦国奴隶——无戈爱剑《音无意元见》。
义渠王是义渠族的首领,而义渠族则是古羌族的一个分支,早在商代已经建立方国,之后在长期与商周两代交往中,不断东迁,学习先进的东方文明,连生产方式都逐渐变成了农耕,成为了与古羌族截然不同的新民族——义渠族。
义渠起初效忠周天子,犬戎灭西周后,义渠宣布脱离周王室,正式建国——义渠国。
在春秋战国时代参与群雄逐鹿,开疆扩土,成为秦国西部最大敌人。
两国对峙交锋长达四百年,期间互有胜败,直到秦宣太后芈月,引诱义渠王入咸阳,并将之斩杀于甘泉宫,随即秦国大举出兵,彻底消灭了此时群龙无首的义渠国,独霸西戎,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随着秦国的国力日盛,羌族人不仅彻底丧失了东进中原的可能,反而在秦人压迫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愿归附,那便唯有大规模远迁,如此一来,又衍生出了许多羌人分支。
在这个过程中,羌族人迎来了自己最伟大的领袖——无戈爱剑,正是在他领导下,羌族人的实力不降反增,成了西北地区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
在羌语中,无戈的意思是奴隶,爱剑的意思是领袖,无戈爱剑曾经是秦国奴隶,后来逃脱,回到自己部落,一路艰辛,屡创神迹,于是被部落推举为领袖,他将从秦人那里学来的农耕和畜牧技术传授给大家,甚至掌握了部分水利技术,使得羌族百姓生活极大改善,部落实力也逐渐强大,因此,无戈爱剑倍受推崇。
到了秦汉时期,汉代以后的史籍中,羌族又被称为西羌,其族群甚众,比较有名的有:先零羌、烧当羌、烧河羌、白马羌、参狼羌等。
匈奴崛起后,西羌成为匈奴附庸,为了打败匈奴,汉武帝制定了“隔绝羌胡”的战略方针,在夺取西域和河西走廊后,汉武帝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向世人宣告大汉帝国在西北的统治地位,同时,彻底断绝了匈奴和西羌的联系。
匈奴失败后,一部分羌人选择归附汉朝,另一部分则再度向西、南迁移,而为了加强对归附羌人监管,汉武帝设置了护羌校尉一职,专司诸羌事宜。
此后,羌人因各种原因反叛,但最终被大汉王朝所灭,到了西汉末年,双方甚至还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状态。
新莽时期,中央民族政策出现了极大改变,对少数民族开始实行歧视和压迫政策,这导致羌民和其他边疆各族不满,于是,边疆战火再度重燃。
新莽后期,天下大乱,军阀隗嚣割据陇右,与反叛的羌族结成军事同盟,盛极一时,不过,随着“位面之子”刘秀的到来,联盟瞬间土崩瓦解,还顺带诞生了“得陇望蜀”这个颇具深意的词语。
收服陇右后,弃暗投明的马援被刘秀任命为陇西太守,之后恩威并施,最终平定了诸羌的叛乱,马援自此在羌人心目中地位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