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说道,“的确是这样,因为大量百姓逃离赵国,华夏国对这些百姓给与了安置,赵国搞了一个提案,希望能将百姓遣返回赵国,而这个提案被联合国成员国投票拒绝,为此……”。
陈欢将事情前因后果进行了阐述。
“陈先生,听说你家人已经获得了华夏临时身份,是因为纳税和投资,不知能否谈谈这些钱的来源?”
“实在抱歉,这是我的私事,实在不便谈论,你们也知道,我原本也是这里的人。”陈欢的意思是告诉对方,我的钱和贪污无关。
“有传言称,陈先生从赵国侍中逢纪手里拿到了数百万华元的封口费,不知如何回应此事?”
陈欢有点麻了,华夏的记者可以说无孔不入。
不过,多年官场让他很快变得镇定自若。
“谣言止于智者,此事只是传言而已。”
记者其实心里清楚,周边这些国家基本上无官不贪,只是多少的问题。
“对于接下来,陈先生有什么打算?”
“我只是希望能平静的在华夏生活一辈子。”
……
有了电报以后,华夏各地新闻时差变得很小,最长不过两三天。
华夏乌孙郡和赵国相邻,袁绍很快就看到了报纸。
“逢纪,你看看你干的好事。”袁绍将几张报纸扔给了逢纪。
袁绍书房里,逢纪捡起地上报纸看了起来。
“噗通…”逢纪越看越心惊,直接跪倒在地。
“大王,臣冤枉!陈欢污蔑微臣。”逢纪内心十分慌张,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此事。
他千算万算,漏算了华夏法律和华夏的透明化。
“冤枉?你当本王是傻子不成?
平时,你和公则他们之间争斗,本王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你呢?居然如此胆大包天欺瞒本王?”袁绍此时怒火中烧。
逢纪好像有点明白了,按照袁绍话里的意思,袁绍生气的不是别的,而是逢纪欺骗自己。
逢纪在心里盘算,如何来补救此事?
“大王,臣对大王忠心耿耿,绝不敢欺瞒大王。”逢纪一时找不到好的良策,只能一边磕头一边表达忠心。
“不敢吗?华夏乌孙郡的报纸都刊登出来了,你有什么不敢的?”
“大王,臣有一事一直没有说…。”逢纪委屈巴巴的说道。
“何事?”袁绍此时对逢纪有些失望。
“臣在猎人城时,发现陈欢和华夏情报部门的人有接触,臣实在担心他是华夏安插的探子。
为了赵国,臣不得已才用此法逼走陈欢。”逢纪终于想好了一条理由。
“你有什么根据吗?”袁绍早就对陈欢有所怀疑,陈欢是自己带出来的人,但是,他从不拉帮结派,在袁绍看来,这不符合朝廷文化,也不符合年轻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