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恢很早就提出,不能让劳动力廉价,劳动力一旦廉价,就会造成勤劳无法致富,到那时,将会造成很多人心里不平衡,一个国家,应该重视人这个个体的劳动成果。
华夏对于专利保护危害看重,就是因为注重劳动成果,如果不这样做,所有的人都抄袭,谁愿意去原创发明?没有原创发明,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老板憨憨一笑,“我明天试一下,不过,我担心被骂。”
老板是一个本分的人,加之华夏百姓都很看重信用积分,他有些犹豫。
“老哥,这事简单,你会写字吧?”
“写得不好,但是基本会写。”
“写得差不重要,你就写一个,因为最低俸禄调整,人工成本增加,因此涨了0.2华元,大家都理解你。
你一天能卖多少汤圆?”
“大概200多碗,不到300碗。”
“这样一来,一天能多赚40—60华元。”年轻人笑着说道。
而随着很多小店调价,报纸上逐渐开始出现了很多批评政府和刘恢的声音。
“大统领,这些报纸有点不明是非。”刘和有些急了,这些年,他可是知道,刘恢受了太多冤枉。
“兄长,不要急,站的角度不一样,自然看到的不一样。”平时私下,刘恢都是这样称呼刘和的。
在刘和不解的目光中,刘恢继续说道,“你说句实话,你希不希望物价上涨?”
刘和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不希望。”
刘和回答得斩钉截铁。
“是啊,所有的人都只会想到最低俸禄上涨,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俸禄并没有上涨。
而为何物价上涨?因为大街上小店的店员他们属于收入最底那一群人,想要提高他们收入,店老板不可能自己贴钱,物价上涨就是必然。
然而,一个收入没有上涨的人,去吃饭发现比昨天贵了10%,你会怎么想?自然不舒服。
因为在他们看来,最低俸禄和自己关系不大。
他们不会去考虑拿最低俸禄的人。
因此,记者们批评我刘恢也没有错。
因为提高最底俸禄,最大受益者是收入最底的一群人,而不是高于最低俸禄的人。
你说,站在他们角度上,批评有错吗?”
“道理没错,但是他们也不能这样冤枉你吧?”
“这个重要吗?坐在华夏大统领这个位置上,注定了所有的人都在拿放大镜看你。
因此,批评只会让我们少犯点错误。
我们要珍惜这个能批评的年代。”
刘恢决定换一条路走时就知道,这条路注定了自己不能高高在上,注定了自己挨更多的骂。
刘恢和普通人一样,他也不想有人盯着自己,但是当想到当年饿殍满地的惨状,自己挨这点骂,可以说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