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的话让刘表和刘琦有些心惊,对于他们而言,华夏一直是自己国家安全最大的依仗,如果自己和华夏军事无法合作,那么楚国未来的国家安全怎么办?
如果自己不放弃王权,和华夏分道扬镳是必然,华夏就算同意驻军,其他王权国家也会逼迫自己和华夏划清界限。
“像我们这样制度的国家有多少和华夏合作?”
“根据华夏给出的数据,有27个国家有华夏驻军。”
刘表抽烟速度明显加快,每次吸烟的量也在加大。
“没有其他选择吗?”
“大王,政治制度的分歧很难弥合,政治制度下的价值观也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双方都很难让步。”
刘表转头看向刘琦,“和华夏军事同盟何时到期?”
“还有两年。”刘琦回答道。
“楚国学赵国改革是否可行?”刘表这句话是对着蒯良说的。
“大王,恐怕难度不小,搞不好会影响国本。”
刘表知道了,自己信赖的蒯良都拒绝政治制度改革,其他人可想而知。
“父王,何不找其他国家商量一番?”刘琦建议道。
“你的意思是华夏驻军国?像蜀国、吴国…”
刘琦点了点头。
刘表稍加思索道,“此事太子来办吧!”
“喏!”刘琦并未拒绝,反而欣然同意。
原本刘琦是想改革的,然而,他看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加上华夏承诺不谋求大家政治制度变革,这让刘琦逐渐打消了楚国改革的打算。
有刘表这种忧虑的并非个别国家,而是很多。
一方面,他们不想放弃权力,想和大家一道抱团取暖,另一方面,他们又想让华夏保护自己的安全。
……
六月初九
襄平时报上有人匿名发表了一篇文章。
(在华夏,报纸上发表文章可以用原名,也可以书名或者匿名,如果文章引起较大争议,匿名就会变成实名,报社会公开匿名人的身份信息)
文章中的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对外说硬话,办软事,实乃窃国之贼;对内说好话,办歹事,实乃人形之兽!”
文章一出,获得了大量报纸转载。
“这是给政府画了一条线。”襄平大街上,一名穿着连衣裙的年轻女子和同伴说道。
“就是,这是一条红线,我们也能借此看政府好坏。”一位同龄女子微笑着说道。
“你们知足吧!和当初朝廷相比,现在就是天堂。”一位中年妇女对着二人说道。
“娘,你又要念叨当年多苦了?”
“你这丫头,最应该去读读蔡邕蔡公的书,他把当年中原人吃人的都记录了下来。
我们不要对政府要求太高,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年妇女苦口婆心的说道。
“娘,现在时代变了,华夏又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
大统领曾经多次说过,监督政府不乱来,是华夏每一个百姓的基本责任和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