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幸福定义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贾诩家里,贾诩趁着儿孙回自己家后,他立即打电话给几个关系好的人来家中做客。
阎忠虽然是贾诩老师,实际年龄也只是比贾诩大个十多岁。
“文和,你确定要退下来了?”阎忠刚进门,贾诩立马上前扶住他,阎忠立刻问道。
“老师,我已经想好了,原本早就想退下来了。”贾诩扶着阎忠来到壁炉前坐下。
壁炉的熊熊大火让整个客厅都很暖和。
壁炉之所以这几年流行,是因为壁炉的设计阻挡了烟和灰尘四处飘散,让家里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有了这个,烤火的确舒服。”
阎忠搓了搓手。
“阎公来得好早!”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阎忠看到是刘恢,准备站起来打招呼。
“阎公你还是坐到,晚辈过来你站起来,这像什么话?”刘恢快步上前没有让阎忠起身。
“老夫和大统领相识也有二十年有余了。
没想到,你还是一如既往。”阎忠有些感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刘恢时,他就感到刘恢和他所见过的官员和王公贵族不同。
“变了,第一次见到阎公时,恢还只是一个少年,如今已经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了。”刘恢嘿嘿一笑。
此时,贾诩端了两杯茶过来,“这是犬子从外地带回来的茶叶,你们尝尝。”
贾诩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贾穆、贾玑、贾坊。
三人只有贾穆一个人选择了从政,如今的贾穆是武威郡太守,这里也是贾诩老家。
贾玑现在是一名军人,是华夏的一名副团长。
贾坊则选择了当老师,现在是一名中学老师。
“好茶!”阎忠赞了一句。
对于刘恢来说,他依然不会品茶,他只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茶。
“今天还有哪些人前来?”刘恢端起茶杯问道。
“仲德、伯安会来,其他大部分是天策院同事。”
刘恢知道,贾诩和刘虞私交不错。
其实刘恢一直是很好奇的,历史上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他也不知道为何两人能谈得来。
一个是有名毒士、一个是有名的君子,这两个人如今居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时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几个人说话的间隙,大家先后就来到贾诩家里。
有了手表,大家约定的时间就相对准确。
在华夏,时间观念大家看得很重,约定的时间大家往往都会选择早几分钟到,因为这是对人的起码尊重。
“文和部长,我可是听说你收藏了很多好酒,今天应该拿出来了吧?”郭嘉刚进门,他就想到了贾诩的一个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