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尤为强烈。
老朱就是这个性子。
别人受委屈,他管不着。
但是自己儿子孙子受了委屈,他就跟踩了尾巴一样。
而这时候,外面也有人进来。
“陛下,詹御史,杨相,陶尚书求见。”
朱元璋愣了下,随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着宋濂,颤抖的冷笑:“好啊,你们这是逼朕来了!”
宋濂伏地高喊道:“陛下,两位亲王,该就藩了!”
朱元璋的手僵在半空。
宋濂的不怕死让老朱也升起了一丝丝的错愕。
他放下手,甩袖进了大殿。
“宣!”
不多时,乾清宫的正殿之中,四位文官都走了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
三位刚来的文官行了礼。
看到朱元璋脸上阴沉的脸色,他们心里也是咯噔一声。
不过想到了今日到此来的目的,三个臣子还是交换了一下眼神,很快内心就平静且坚定了下来。
晋王……,如今声势太盛了。
就连燕王,如今在民间声望都尤为强盛,都说燕王朱棣乃是刚正不阿之人,替民请命,仁厚忠义。
这些名声,确实是一个贤王该有的名声。
就如同北宋年间的八贤王赵德芳那般,并不会有人不认同这种名声。
但是问题就出在。
这两位王爷,不是和皇帝一个辈分,而是和太子一个辈分!这就导致在储君之争上,两位王爷有了年龄上的可能性。
大明皇位传承的规矩由朱元璋定下,立贤。
这也是他们几人今日敢顶着大不敬在朱元璋面前谏言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
晋王和燕王两人,对朝中文官体系好感不强……,甚至可以说是颇具恶感。
这种情况下,文官是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晋、燕两王做大。文官具有武将不拥有的前瞻性,他们能够敏锐的把握住任何机会。
这一次的弹劾,他们就是看准了晋王表现太好!
这已经有些超过了一个王爷该干,该管的事情。
不管是他们所求什么,这一次的上谏都不会有任何风险。
为什么不会有风险?
因为就算是那些淮西勋贵,也同样不喜欢晋王和燕王!
或许这里不该用不喜欢,应该用,不亲近来形容,
所有人公认的王朝继位者。
只有朱标!
只有太子!
老朱想给自己儿子说话,替儿子委屈。
可以。
但那是家事。
亲王势大,有乱政之疑,这是国事!
朱元璋心头压着一股气。
他瞪着眼睛看着詹微,问道:“尔等非要咱大义灭亲?”
詹微浑身微微一颤,他向来谨慎,若不是这一次知道没什么风险,他也是万万不敢前来。
“臣等所求,为天下所求,为百姓所求!”
“太子已定,社稷将安!那其余诸王都该给太子让位。陛下如今让他们代行国事,岂不是助长了皇子心中的邪念?”
“请陛下下旨,收回令牌,贬黜两位亲王锦衣卫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