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是不可以靠向遗体的。否则的话,好不容易布置好的仪式现场就会被破坏掉了。
大姑姑瞻仰父亲的遗容时,也是情绪激动地扑向了父亲的遗体,同样被人拉开了。
所有人依次瞻仰过父亲的遗容后,老会计那一帮人又忙活开了。撤掉红纸与芦苇杆。将那枚“顺”字钱放到了父亲的手心里。用一条被面子将父亲的遗体从下到上蒙了起来,然后盖上棺盖。最后再用上表带过来的那条被面子覆盖在棺盖上。
做好这一切之后,老会计走出堂屋对满院子跪着的亲朋说道:“大家进来磕个头吧!”
还是郁风打头,依次进入灵堂磕头。
收殓仪式就此结束。
玉春在大喇叭里说道:“明个参加送葬的亲友注意了:明个早上五点半到这儿吃早饭,六点零八分准时出发。”
玉春又重复了几遍。大家都知道,说是六点零八分出发,六点二十八分出发就不错了。
尽管还要等着放焰口,但这跟一般的人没有什么关系。大多数人都开始往回走了,明天一大早还要赶过来送葬呢!
郁风记得小时候,哪家要是放焰口的话,会有好多的人去看热闹。那个时候,他经常跟着奶奶去看热闹。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已经没有多少人去看这个热闹了。尤其是下台焰口,除了几个主要的亲戚留下来撑撑场面,就没有什么外人了。
到了晚上九点四十,有人在院门外揿了几声车铃。
估摸着是大和尚们来了,大爹爹赶紧走了出去。到了这个时候,也该来了啊。
庭院外的路灯下,一个黝黑的中年男子正费劲地支撑起一辆满载物资的电动车。
此人并非大和尚,是大和尚们的杂役。这个人并不会诵经,专门负责运送保管大和尚们的行李,打打下手,处理一切杂务。大和尚们只管诵经。
大爹爹赶紧走上前去,递上一支香烟,热情地打着招呼,并帮着卸下车上的行李。
杂役说大和尚们随后就到。
做杂役的要先行一步,让主家准备好笔墨纸砚,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大和尚们一来,便进入正题,可不能缺这个,少那个的。大和尚们很忙的,经常是白天黑夜的连轴转,一天要赶几个场子,时间就是金钱啊。
已经过了晚上的十点钟,大和尚们才姗姗而来。
大爹爹等人热情地招呼着,张罗着让大和尚们吃饭。大和尚们却说刚刚在上一家吃过了,不用麻烦了,抓紧时间放焰口吧。
大和尚们不紧不慢地忙活开了。裁纸的裁纸,写毛笔字的写毛笔字,布置道场的布置道场。
不一会儿的时间,就一切搞定了。众僧穿上僧服,各就各位。
玻璃棺已由堂屋的正中位置,向东侧挪了挪。
堂屋正中偏西侧的位置,放了两张拼在一起的八仙桌。这是大和们作法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