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像将来有明确的党政分开,黑石乡基本上可以说是郑一迪的一言堂,由郑一迪宣布俞承伟的分管工作似乎正常,但是俞承伟借助官鼎的异能,还是看出黑石乡的暗流涌动。
和俞承伟之前的预判差不多,郑一迪和林友祥尿不到一个壶里,林友祥仗着有个当副县长的老子,自身又是一乡之长,其头上的官鼎和郑一迪头上的官鼎,仿佛两块相斥的磁铁。
再看其他人的官鼎,黑石乡九个党委委员,其中五个头上的官鼎和郑一迪的官鼎光泽纠缠。
林友祥和徐伟民,以及另一个副乡长叶国权的官鼎关机紧密,而他则成了在场众人的另类,官鼎上散发的光泽四六不靠,真真孤家寡人。
俞承伟知道这是因为他“初来乍到”,和郑一迪等人的关系还没有实际上产生交集,但是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对林友祥敬而远之,紧跟着郑一迪的步伐。
他这个班子成员跟着班长走,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郑一迪把俞承伟的工作安排好之后,伸手敲了敲桌子,让其他八个党委委员都看向自己。
“秋收眼看着就要结束了,交公粮是乡里现在重中之重的大事,各村的提留,乡里的统筹都要落实到位,这关乎明年乡里的财政,同志们一定要重视。”
这话一说,包括俞承伟在内,会议室里的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林城县虽然不是贫困县,但财政非常紧张,寅吃卯粮早就形成了惯例,一年到头全指望农民地里那点产出,可农民的能力有限,多收了三五斗也不解决问题。
俞承伟见旁人都不发言,他开口道:“郑书记,我家里是油坊乡的,从小也是干着农活种地长大,今年虽说风调雨顺,但是和往年相比全县的情况应该差不多,村提留乡统筹又给农民打白条,情况不容乐观啊!”
郑一迪点点头,这个情况他岂能不知道,他在小杨乡当乡长的时候,情况可是比黑石乡更差,但是该敲打重视的话不能不说。
林友祥瞥了俞承伟一眼,颇有针对的说道:“俞副乡长有什么高见吗?你可是绿城农校的大学生,应该有点办法吧?”
俞承伟心里感谢林友祥给递的这个枕头,“郑书记,林乡长,我觉得再指望农民交公粮解决乡里的财政问题是不可持续的,乡里应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如玉米制种,特色中药材的种植,这样一亩地的产出要比单纯的农业作物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是将来发展的大趋势。”
郑一迪对俞承伟的话不置可否,他几个月前就看过俞承伟写的那篇分析文章,许利国也给他打电话说了这件事。
可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不可能一拍脑袋就支持俞承伟的想法,干好了行,那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可一旦出点差错,或者导致农民减产欠收,那责任可就大了,俞承伟的帽子根本顶不住,到头来还是他这个乡里的一把手吃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