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已经超越了后世的意境,奏响的是皇朝的往事,铁马冰河入梦而来,金瓦砖砾分崩离析,山河大地一片寂寥。
这首曲,道尽了一个个繁荣下的疾苦,一个个盛世到国破的悲凉,两晋南北朝的动荡,王朝的更替,世人懵懂渴望苦难的终结。
最后,第十三段的乐声响起,犹如旅途的终点,结束了憧憬,征途,挣扎,所有的意念在这一刻蜕变、升华,迎来了真正的盛世,磅礴而恢宏。。。
历时超过半个时辰的演奏到此就结束了,但是台上的李渊、李世民、长孙皇后,甚至那些饱读诗书的妃嫔,都久久不能作声。
大杨妃想起了隋朝的强盛,却在瞬间倒塌,一朝帝女轮为他人战利品,一时伤感以手遮面偷偷落泪。幸好场中不只她一人如此,不少妃嫔都经受过隋末乱世的落难,心中难免感概共鸣。
李承乾也感觉这曲被改得太出乎自己的意料,后世的效果更多是让人感叹大唐盛世,让人梦回大唐。而大唐的艺术家们,牛逼到把它改编得道尽千年沧桑,犹如历史谱写的千年史诗。
李渊、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这三个场中最尊贵的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纷纷看着李承乾,这真的是一个9岁的孩童能谱写出的乐曲?
长孙皇后命秋香上前来到身边,小声问道:”秋香,你老实告诉本宫,这首曲,真是太子谱写?还是另有高人所赠?“
秋香回答道:”回母后,此曲确实是太子所写。当日太子说想听曲,所以秋香到母后那里借琴,后来太子听秋香抚琴,突然说有感而发,写下此曲。但是太子写的字太潦草,过后自己有很多地方都看不明白了,所以召了教坊司的前头、教习进宫补全。“
长孙皇后说道:”真的是我儿写的曲子!”
李世民问道:“高明,此曲可有名字?”
李承乾说道:“回父皇,还未有。”
李世民想给此曲起名,叫文皇功善乐,或者贞观颂,但是李渊在这里,不好意思,只能说道:“父皇,可给此曲赐名。”
李渊回过神来,说道:“吾想起当年义举大军,最终平定乱世立下大唐。将来,大唐迎来盛世,汉家不再受蛮夷之苦,百姓将会结束受尽苦难的旅途。此曲,当命名遥远的旅途。”
如果李承乾在喝水的话,一定会喷出来。起啥名字不好,非要起这个名字?你叫个大唐颂也行啊,好歹也是个开国皇帝,能有点逼格吗?有点文化行不行?
算了,反正起什么名字,自己决定不了,根据李承乾对老爸的了解,估计后面他会改个贴自己脸的名字,或者加个后缀,反正是跟唐太宗是有关系的。
毕竟今天是家庭聚会,李世民与李渊为了不让人知道两个之间关系多么僵硬,把所有起居注官员都赶走。所以今天这首曲,最终叫什么名字,还得看李世民。
李渊说道:“今年的清明祭祖,就用此曲祭祀,以告先祖,我大唐将是天下苦难百姓旅途的终点。”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同时拱手说道:“尊父皇口谕。”
李承乾心想,竟然要在清明祭祀上用这首曲?这应景吗?不管这个,按照李世民的喜好,肯定会在清明前就把名字给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