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沫在结婚宴的前一天见到了李群和李老师桂枝婶,和他们说了一会话。中间她提到自己的小舅舅开了房地产公司,有许多的建筑队。如果乡亲们找不到工作,又愿意离乡背井来鹏城打工可以来找她。也可以带着老婆一起来,女人可以进服装厂。她本来就准备好了开三条流水线,正准备好了找工人。
于是乎夏沫沫在某天见到了三个火车厢的人。全部都是青壮年劳动力,没有一个老年人,除了李刚老师。其中不乏夏沫沫熟悉的人,在山上关系还好的村民们。李强是带队的,但是让夏沫沫意外的是这不是全给夏沫沫硬塞的。居然是让她挑选的,剩下的他们俩还会带回去。来回的车费都是乡政府部门报销的,也是政府支持大家都出去赚钱的表现。
夏沫沫没见过这种场景,倒不是没有见过这么多人。而是他们七嘴八舌都在和她打招呼,套近乎,夏沫沫觉得自己头有点晕。好在她的助手很给力,安排把所有的人都带进了空的车间。又不知道上哪拿来了一个大喇叭,李老师和李强登上了临时拉来的椅子上喊了两遍才让他们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然后夏沫沫拿着喇叭做了安排:“乡亲们不要拥挤,也不要和我说话。我现在脑子有点乱,我们需要很多人来做事。建筑队的负责人马上就到了,身体健康觉得自己可以做建筑工人的可以去左边排队。一个一个来啊!不着急都可以试试的。
身体不好觉得自己做不了重活的去右边排队,服装厂不但要女工,也需要男人的。毕竟也有搬搬抬抬的工作吗!初中毕业和小学毕业的人请站在中间来,我需要有点文化的人来当临时的小队长。因为比较熟悉,也可以记录一下工作安排。”
建筑队和服装厂的负责人来的很快,夏沫沫本身就有一套招聘的表格。只是不是工人们自己填,这个时代很多人不认字。特别是那种三四十岁的女人,几乎是数字都不认识。所以表格是临时小队长们填,这也是为什么夏沫沫会要求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们在中间排队的原因。
这些人的安排就不管夏沫沫的事了,而且因为李强带出来的时候都选择了一次。所有的人都被安排了工作。附近好几个工厂的老板来特意来和夏沫沫套进乎,他们也缺工人。李强拍着胸脯保证马上回去再带一批出来,老板们在夏沫沫的提示下开着卡车和李强去了团结乡。等他们又拉回来了二十几卡车工人的时候,夏沫沫已经把电话打给了郑叔叔。
郑叔叔是夏沫沫去湘省插队的火车上认识的一对老夫妻的儿子。郑爷爷和郑奶奶和她的关系一直很好,这次也来参加她的婚礼了。郑叔叔在湘省的南部当官,还是个副市长了。电话打过去,后面的事情就是不用夏沫沫操心的了。
邱煜的工作进度简直是踩上了风火轮,城市建设需要有人投资,建了工厂就需要有人来工作。安照夏沫沫模式,去几个人多的大省宣传了一圈。工人不够多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劳动力多且工资不高。邱煜在和外资谈判的条件又无形中多了不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