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杨凌在流江道并没有多待,这种事情他除了首恶,其他人都由魏征的巡守司来处理。
朱家嫡女朱韵独自去了燕州,身边只跟了一个丫鬟,其他朱家人则要让魏征查过后,才会迁他们去巨虎城。
贪腐之风每朝每代都有,想要根除不太可能,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会出现这些东西。
能做的只能防范,发现一处查抄一处,如同一根红线。
过流江的时候,杨凌亲自去流江边上看了看,这条大江横穿燕州、翰州的边境,长达上千公里。
河中流沙遍布,每年都会因为黄沙淤积而发生洪灾,流江沿线的人大部分都撤走了,除了少数的靠着流江打鱼为生的。
黄沙淤积就会有一个问题,导致下游的翰州、燕州两地平原开始荒废。
杨凌当即传令给了房玄龄,让他寻治水大才疏通流江,开垦下游荒田。
过流江之后便是燕州,自古燕州多豪杰,大烈的北地边境州郡中,翰州乃是龙兴之地。
凉州又有凉王府在,只有燕州,顾元军为人反复无常,用起人来也是任人唯亲。
这样一来,燕州反而成了最穷的,很多人成了流民后,去了附近的翰州、冀州等地。
先帝杨泰对燕州的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三征百济虽然都以失败告终。
却也在燕州留下了大量物资,这些物资被顾元军占为己有,才造就出了二十万燕州骑。
一则是用来防备草原与百济人,二来是用来制衡日益强大的翰州都护府。
顾元军大意失了燕州后,李靖领了燕州事,光是平定各地的叛乱和山匪,都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如今杜如晦来了以后,燕州也开始进入缓和阶段,各地官府开始发展民生。
杨凌有意放慢了脚步,此举有两个目的,除了要看看燕州实地的民情外,还需要等顾元军等人入冀州与青州士族的一战有个结果。
杜如晦不愧是大才,将整个燕州梳理得井井有条,倒不是说房玄龄就不好,两人能力无差别,只是专攻不同。
翰州与燕州也不同,董成在翰州的根基要比顾元军在燕州的稳固得多,房玄龄能以一文人主管大烈龙兴之地, 确实很了不起了。
像流江道这种情况,燕州也会有,官官相护蒙蔽上司这是常事,但如今的燕州起码有了一点,路上的流民少了很多。
杨凌也从底下人口中了解了这位新任燕州都护的口碑,事事亲力亲为,不遗余力的打击顾家余孽。
将李靖在时招纳的新兵完完全全交给了单雄信、王伯当等人,经过与北离一战后,燕州兵回来后,加上原本的守军,燕州有了一支五万人的主力骑兵。
杜如晦上书,请武王为燕州新军赐名,武王府的新军除了虎贲军外,另外两支都是以天开头,燕州自然也不例外。
在天武、天战军之后, 燕州骑兵被武王杨凌赐名为的天卫军,意在有守土之责。
杨凌一连横穿了燕州西边所有的府县,在对燕州情况大致有些了解后,也终于知道了冀州战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