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杨凌疑惑道。
“李正道的水师战船异常凶猛,比我们的还要高大一些,我们几次都吃了大亏。”
“南阳诸国靠海者众多,能造出高大战船来不足为奇。”
“臣让皇城司的人去打探过,应该是与号称大秦的海外国家有关。”
“海外大秦?可是与先秦有关系?”杨凌诧异道。
“应该没有,海外大秦人身形壮硕,要比中原人孔武有力,体表白皙金发碧眼犹如怪物。”
杨凌瞬间明白过来,这不就是前世中的白人嘛?
“茂公,此事务必要追查,看看这个海外大秦是个什么路子!”
“臣,领旨!”
“让李靖从陆路进攻,将李正道的底牌打出一些来,最好是能灭他们一两个小国,震慑下他们。”
“户部、商部今年收上来的税,除了拨给南疆和蜀州外,其他的都不要动,来年朕有大用。”
“罗成那边也传旨,让他们在年前尽快解决战争,朝廷的底线也一并告知他们。”
“臣等领旨!”
“皇家书院走上正轨后,等崔岩回来后,让他去皇家书院,杨岚清封工部尚书,督造大烈所有军备与民用制备,齐文渊为交通部尚书,开年之后,朕有大事让你去办。”
崔岩出使吐蕃,姜松威压几大活佛全身而退,松赞成山有意将崔岩留下,奈何几大活佛出手,竟拿不下姜松。
双方不欢而散,崔岩言辞犀利,在吐蕃圣城中舌战群雄,愣是将一众高僧说的是哑口无言。
从吐蕃回来后,崔岩故意北上,在蜀州入凉州,再走陵州道,经翰州下云州,最后再回洛都。
按他在奏章里说的,为官若不行万里路,不体察民间疾苦,枉立于朝堂之上。
杨凌自然是应允的,崔岩最合适的位置,就是代替杨岚清出任皇家书院的院正,杨岚清还是官气太重,总会有顾虑。
朝廷如今的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已经有了派系的雏形。
以陈致远、高隐、韩征、梅文宣等人为首的老派官员。
还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人为首的新皇派。
最后则是杨岚清、齐文渊、陈雪卿等人为首的新锐派。
三派之间如今是看不出有分歧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念上的碰撞下,相互之间难免有不对付的时候。
陈致远的首辅之位坐的并不安稳,外界有传言,陛下是有意要让房玄龄接任的。
当然,从能力上来说,房玄龄、杜如晦是完全够资格的,毕竟大唐名相不是吹出来的。
只是如今的大烈官员体系中,大部分还是以老派的官员为主,新的官员体系尚未建立,杨凌还需要倚仗陈致远、梅文宣等人来稳定人心。
内阁会议结束后,杨凌再度将徐茂公留了下来,将心中察觉的各派之间的事说了说。
徐茂公脸色大变,他虽是外臣,却也是陛下最信任的人,皇城司高达上十万的探子,整个大烈可谓是无孔不入。
“臣子有分歧朕是容忍的,这点你大可放心,至于在他们家中安插探子的事,先往后放一放,等到皇后诞下皇嗣后再说。”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