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起锅的时间,林桑去了一趟地头。
一会儿杨司马该带着大部队来村里了,她得赶紧安排大家开挖。
红薯是出了名的浑身是宝,鲜嫩的红薯叶拿刀细细切了,用蒜泥和花生油炒香,是夏天最受欢迎的素菜。
红薯藤撕去外皮,切段后同样热油爆香,再加一些蒜瓣和青红辣椒,开胃又爽口。
前两天这两道菜一端上酒楼餐桌就被抢疯了。
吃完山珍海味,夹两口碧青小菜也是无上享受。吃腻了从前的沸水焯煮,现在换成鲜香爽口的口味,食客们哪里还挡得住?
阿满每天都会带人摘红薯叶。
“要想红薯种得好,就要捋掉一大半过于繁茂的叶和藤。”他经常一边教大家怎么选择茎叶,一边还碎碎念。
这些藤叶除了供给庆丰楼做菜,还顺便养肥了村里几百头猪。
今天红薯要连根拔起了,阿满舍不得资源浪费,一大早就守在田间。
他们这里刚把茎和叶收拾好,官衙就来人了。
浩浩荡荡开来几大车,负责粮务的许仓曹还将库房里的大杆铁秤都带了来。
他又紧张又期待。
“林东家,我可是带着秤的,就想看看你这亩产,究竟多少石。”
林桑其实也想知道,这时候的土比后世肥沃,加上又有绿色肥料,她有信心。
“这样吧,我们打个赌,要是超过五十石,我得请各位批准一件事。”
“好说好说!”
仓曹搓着手。真要是超过五十石,他愿意上天去摘月亮!
很快,带着泥土的红薯被一串串揪出来。
“黑不溜秋的,林东家不说,我还真看不出这脏兮兮的玩意儿能吃。”
埋汰归埋汰,大家都被眼前热闹的丰收画面感染了,几位参曹也是平民出身,也不端着,这下纷纷脱掉鞋袜下地帮忙。
亲自揪出一串串红薯,杨司马累得腰酸腿疼,还是笑咧了嘴。
他一抬头,就见老许整个人像魔怔了似的,不知道发什么呆,喊他都没反应。
“怎么样老许,亩产有多少,倒是说句话啊——”
许仓曹被身边刘兵曹沾满黑泥的大掌狠狠拍了一记,这才回过神。
他一脸表情像是梦游刚醒,结巴到舌头都捋不直了。
“这样算起来……有……有六十八石……”
他马上修正.
“许,许是我算错了……”
当然不可能错,他们算了好几遍。一个人算错也罢了,难道两个仓管都跟他错得一样?
刘兵曹手里的红薯掉在地上,杨司马直了一半的腰也定住了。
林东家昨天说亩产约莫五十石,大家已经觉得她疯了。
这样看来还是太保守了啊。
“六十八石,六十八石是什么概念?”杨司马满泥地里乱转。
“是盛世无饥馁,是民生有了改善希望,经济得以发展,是整个吴越有望开始腾飞了啊!”
“司马爷!”
几位曹参忍不住将热泪都洒在了地头。
林桑也是感慨万千。
她知道,自从红薯开始在这片大地上耕种,在后来的几百年里,灾难不断的饥荒年代,不知多少次养活受灾的百姓。
她很高兴让这样的时代提早了几百年。
“不会有错,应该就是六十八石。”
那就是亩产八千斤的样子,新鲜的红薯水分高,分量重,随便拿一只都有一两斤的量。
“亩产八千?伯娘说这还不是最高亩产,看来我们种植队还有提升空间。”
大家都乐疯了,只有阿满在小声嘀咕。
林桑拍拍他脑袋,还附送了一个好消息。
“各位官爷,红薯不一定要种在良田里,百姓完全可以种在田埂地头,甚至没法种稻子的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