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分家的时候,六间草房一分为二,中间架起了不可逾越的围墙,家中二老也随着分家这件事划入两个阵营。
不用想,偏爱二房的邓婆子一定选择跟小儿子一起过,老邓头就自动归入大儿子一家。
古人年纪大了是跟着儿子过的,也靠儿子养老送终,所以才会这样在意子嗣问题。
老邓头小时候在家被继母虐待干活,成家后又为了一家子的生计奔波,常年辛苦劳作加上半饥半饱,身子早就不行了。
他的所谓跟着大儿子过生活,是真的依赖长子养老。
分家是为了日子过得更和顺,公爹是个最省事的,邓宝媳妇本来还在庆幸终于能摆脱婆母的控制,妯娌的吴赖好好过日子,却意外地发现分家后的生活一样苦闷。
那就是公公年纪越来越大,劳动付出越来越弱,终于成了一个吃闲饭的。
反观婆母那边,因着比公爹年轻好几岁,加上一直没吃过什么大苦,身子还很健旺。
邓婆子不喜欢大房一家,在他们跟前是个顶顶难相处的老巫婆。
但是一物降一物,小儿子小儿媳嘴甜善奉承,每天不重样的甜言蜜语将她哄得高高兴兴的,虽然为家里做牛做马地付出,但邓婆子显然付出得很有成就感。
别说儿子媳妇了,就看看家里两个小孙子,她也俯首甘为孺子牛啊。所以刚分家时大房二房境况是一样的,但几年下来慢慢就有了高下。
二房男丁多,地就多,每年多打几十石粮食,能置办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加上二房有婆母这个合格的劳力,大房呢,老邓头这些年不仅帮不上一点忙,一想到他只会吃闲饭就让人来气。
“谁也不是小娘养的,都是亲兄弟,凭什么要我们一家供养这尊大佛?”
大儿媳一天比一天嫌弃公爹这个老不死的,常年熏陶之下,大儿子邓宝心理失衡下也越来越不待见亲爹。
谁家不想过上好日子,亲兄弟之间差距渐渐拉大,还要被二房鄙夷看不起,邓宝心里也是憋着怒气的。
他抒发怒气的方式,就是明知道媳妇在克扣亲爹的口粮,也装作无知无识。
老邓头呢,总觉得自己拖累了亲儿子,哪里会反抗一句。
其实他家的情况村里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常年在外头奔波做生意的老梁也耳闻过。虽然村里人家家都穷,但老邓家是他重点关注家庭,也是他重点帮扶对象。
他明里暗里时常拿粮食接济邓家,无非也是想让两个儿子对老父好一点。他也明白救急不救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一旦有了额外工作机会,他第一个想到邓家两子。
谁知道他的一片苦心全喂了狗,两位孽子依然虐待老父,小儿子邓康推脱已经分了家,至此老父是路人的节奏,大儿子邓宝众目之下竟也毫无愧色,还振振有词。
面对围上来村民的指责,郑宝简直脸红脖子粗。
“都胡咀什么,我哪里饿着我爹了?这些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哪家大人不是宁肯自己少吃一口,紧着家里孩子?”
郑宝媳妇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说了,本来拉长脖子等着家里男人领铜钱回家的,结果等来等去等出这么个消息,立即屁颠颠赶了过来。
“都是什么人在这里冤枉人家,谁说我们不给爹饭吃了,分家这么多年,要是不给吃爹这么些年还能好好的?”
当年在婆母手下受尽委屈的小媳妇如今也当家做主了,不知道是不是数年的恶气都转移给公爹的关系,林桑觉得她从对方眼神里只看到冰冷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