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呢,一路都在帮她想办法,她将自己书袋翻了个底朝天。
“可惜我带的大多是工具书,课堂上的书本我带得不全。”她只找到几本合适的,“这些你先拿去备课。”
术业有专攻,小西这些年主攻纺织业,银子却是深耕在教育第一线,俩人的藏书重叠部分很小。
小西叫她别发愁。
“我们已经给小川送信了,叫他想想办法。”
小川虽然跟她们一起出发,却没有一路同行。
他带着工程队在半道下了车,他的任务是修一条从宋国通往十六州的柏油官道。
她们大部队已经进入十六州地界,但小川还留在汴京,已经在组织大家勘测备料。
结果小川那边还没出结果,到了十六州,银子的难题就被轻松解决了。
一直在接人的钱惟浚一见他们就开始抱怨。
“我们等了好些天,十六州地图测绘出来我都背会了,老师你们怎么才来?”
听他这么说银子不好意思了。
“都怪我,我们一路都在等小川老师的信,所以走走停停。”
小西也帮腔:“抱歉抱歉,出了点意外,银姐的好多书都没了,我们在帮她筹书呢。”
还以为多大事呢,钱惟浚不以为意。
“需要书跟我说啊,我这里什么样的没有?”
他掰着指头数:“别说各类课本、工具书了,就连台上演的那些话本小说都一本不落。”
听他这么说大家都摇头。
“我们要的不是这些,除了三百千和四书五经,最重要是各科课本,还有各类教辅和教参。”
就是这样才难筹,很多书本是教师专用的,除了各科教员有,小西他们几个都凑不齐。
“可惜老师们自己也要用,小川正找人帮忙代抄呢。”
他们当初自己就是用这套课本启蒙的,也用这些书栽培出一批批的桃李。
钱惟浚听得直摇头。
“这是什么笨法子,我们都有印刷厂了,怎么还用这么原始的办法?”
见他们这样为难,钱惟浚奇怪极了。
“真的,你们要的这些我都有。数理化、政史哲,不光有教材教辅,连配套习题册也有。”
他想想还加了一句:“对了,就连乐谱和画册都不缺。”
这下银子真的惊喜了。
“你说真的,这样齐全?你怎么会带着这些书在身边?”
“你们忘了我不是有两家印刷厂吗?”说起来钱惟浚可就得意了,“老师说过刊印一部书不容易,每印一本,我就收藏一本。”
这话林桑听了都感动。
确实不容易,那些都是她自己从小到大的课本,为了不穿帮,每一本都是她卡农场时间差这个bug,一字一句抄出来的。
感动归感动,她还是横了这家伙一眼。
“你收了满满一屋书,带来带去一本不看,不知道你在得意什么?”
“嘿——”
老师这是在批评他不学无术了,钱惟浚的厚脸皮难得的红了一下。
老师这些学生中,他的功课确实最奇松平常,就连他一开始跟不上进度的三妹在专业上都比自己强。
但小银根本不在乎这些,管他的书是拿来收藏还是翻阅的,这真的解了她燃眉之急。
“这些书都在哪,现在能带我去看吗?”
钱惟浚怕再挨老师的批,也想赶紧溜走要紧。
“没问题,就在隔壁书房里。”
银子顾不上跟大家一起收拾屋子,一头扎进书房。
钱惟浚为了在老师跟前刷些好感,也陪着找教材,还帮忙备了几天课。
之前在大塘村的时候俩孩子不算熟,后来钱惟浚跟着老师东奔西走,小银又是驻扎大本营的,见面聊天机会不多。
但接下来共事了几天之后,俩人发现彼此竟然还挺聊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