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九黎这种说法,李剑山表示赞同,于是他跟安九黎说道:
“其实我早就觉得与其静观其变,不如主动出击。”
安九黎很不理解,问李剑山道:
“怎么个主动出击法?不妨直说。”
李剑山饮酒而笑,说道:
“这还不简单,你既然不想躲开是非,而神羽司又不会轻易放过你,所以我的想法便是主动出击,神羽司的总坛设在哪里?”
“这个还用说,当然是在北齐,神羽司左使令狐钦南是长恨殿的幕僚,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这就对了,最近边关一直不安宁,这种动象我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从上次魔窟神羽司覆灭开始的,到现在,边境一直就没有消停过,所以我觉得边关战事跟长恨殿有点关系。”李剑山道。
安九黎沉吟一会儿,问道:
“朝廷的封禅事宜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剑山闻言,思索许久,平静地说道:
“朝廷的封禅本来预计的时日就是今年,可宁国与北齐的边境又时长不太平,因此封禅事宜也就搁置了下来,可见我们之前的猜测没有错,北齐果然在打封禅的主意。”
“目下确实比较难办,毕竟宁国跟北齐新启商道还不到十年,百姓还是希望能安安生生地过日子,打仗这种事,说到底就是烧银子,百姓不干,朝廷也得三思而后行。翰林院那些士子可都不是吃素的,他们对战事那可是厌恶之极,不可能任由当今圣上轻启战端,不过这样也挺好,免得劳民伤财。”安九黎道。
李剑山沉吟良久。
“市井百姓最看不惯的就是文官,尤其是翰林院那些言官,百姓更是不齿于人,殊不知,那些言官才是最能代表百姓的一群人,武将当然更希望能沙场建功,打仗他们是最不怕的。”
李剑山的一番见地倒是提醒了安九黎,自己的父亲现在是礼部任职,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朝政决策,可多少会因为两国间的兵戎受到一些影响,朝廷封禅大典推后举行,朝廷的日子不好过,当然,自己父亲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想到这里,安九黎低头不语。李剑山喊了他好几声他似乎都没能听见,可当李剑山举起酒壶喝酒的时候,安九黎又鬼使神差地问道:
“那朝廷封禅大典会不会因此而取消?”
李剑山一口酒水差点喷出来,说道:
“扶舟兄弟,你怎么会这么问?封禅大典当然不可能取消,靖武皇帝封禅的决心你看不出来?他当初平了南部诸国,他当然不会介意跟北齐开战,之所以一直在迁就北齐,不过就是为封禅争取时间。”
安九黎想了想,说道:
“那照此说,北齐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专门找宁国的麻烦,阻碍封禅大典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神羽司此前包括刺驾在内的一系列举动也都是受到北齐的指使,其目的也在封禅?”
“目前看来是这样。”李剑山道。
李剑山好像想起了什么,忽然站起身来,说道:
“对了,我那学宫里的小师妹是不是也回来了?我很久没有见她了,想跟她了解一些学宫里的情况,学宫里那帮老夫子实在太烦人,一天天的净讲一些大道理,聒噪得很,我上次去了一趟,我发誓以后再也去了,就请我我也不会再去了。”
安九黎“哦”了一声,说着李冬官就辞别而去。
安九黎坐在屋子里安静了没一会儿,小月就匆匆赶来,带着很多宾客送来的礼物。每打开一个盒子,安九黎也就只是瞟一眼,无论好坏,安九黎都一如既往的面色平静,这些箱子里的东西以他的名义送来,却并不属于他所有,最后还得搬到账房去,由账房先生一一登记下来,收入仓库。
看了几个盒子,各种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礼品,价值不菲,但安九黎没有那个心情,摆了摆手,坐下来对小月和随行的几个仆人说道:
“罢了罢了,我就不用看了。抬走。”
小月神情一滞,说道:
“可是,少爷,这毕竟是你的成年礼,这些宾客千里迢迢送来的礼物,您得过目才行。我也不好跟账房的人交代。”
安九黎不耐烦地把手中登记着礼品名目的礼帖扔给仆从,那仆从连忙接住,安九黎道:
“既然这样,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我都已经全部看过了,没有什么问题。”
小月应承着,又托付几个仆从把箱子搬走。
“小月,最近又来了哪些宾客?”
小月想了想,跟安九黎说了一大堆名字,安九黎听到燕双贺的名字时,一时来了兴致。
他简单跟小月嘱咐两句,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先一步跨出了门槛,小月就那么直着眼神看着。
“少爷,你这是去哪儿?你要是去找世子殿下,不也得问个他现在在哪儿,你这着急忙慌,是在屋子里憋的太久了?想着去散心?”
“是散心。”说着安九黎又倒退了回来,问燕双贺的居所。
听说燕双贺不在安府,而是去了祁音坊,安九黎便走出了小院,一路上旁若无人,无论丫鬟家丁怎么喊他,他都装作没听到,出了安府大门,安九黎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些日子,他在小院里,真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氛围实在太压抑,能有机会走上街头散步,还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