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薇点了点头,“你们随意。”
张月鹿和翼火蛇走了,童薇将桌子上的菜盖住,回到自己的书桌边拿出一本书,是关于惊蛰所有的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节气前,冬眠动物藏伏在地下或洞穴中,不饮不食;惊蛰时节,春雷乍响,纷纷“惊而出走”,故,“春雷惊百虫”。
单从这句来看,说的是春雷炸响,惊醒了冬眠的所有生物,使得万物焕发生机……
《夏小正》:“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本意是动物结束冬眠。
也就是说,春雷炸响并不决定动物苏醒,真正有决定意义的是阳和之气……而阳和之气恐怕就是这里的人所谓的灵气了。
元稹咏惊蛰:“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宋史·乐志》:“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阳和之气温暖柔和,使得蛰虫从冬眠中苏醒,开始活动。
而因为万物复苏,农民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对于阳和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民的地位是要高于普通的修炼者的,修炼者毕竟是少数,能达到优秀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生产粮食的农民就显得格外重要。
惊蛰节气“九尽寒尽”,正值草之新绿、木之初华时节。一候“桃始华”,山桃花开;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雷惊蛰始。
对农耕地区而言,有“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的说法,说的是惊蛰前打雷,未来一段时期内多低温阴雨天气,主岁歉,有可能会遭遇饥馑之年;
但对于山区来说,则是“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山区农田排水比较便利,降雨多有利于作物生长,反而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愿意相信惊蛰日闻雷,是丰收吉兆。《清嘉录》:“土俗以惊蛰节日闻雷,主岁有秋。谚云:‘惊蛰闻雷米似泥。’”又如“惊蛰雷鸣,成堆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