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胡娉轻吟一首:“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苦啊,息夫人原是息国君主的妻子,后来楚国灭了息国之后,息夫人被楚王占为己有。息夫人已经在楚宫生了两个孩子了,但始终不与楚王说一句话。
王维在国难中做了俘虏,甚至做了伪职,但心怀旧恩,他就在这种矛盾折磨的心理之下苟活了下来。
许多人说王维性格懦弱,其实这也许是他的一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软弱甚至懦弱的一面,要看什么时候会表现出来了。
很多人觉得王维你陷贼,应该自杀才对,才不算失节,你没有结束自己,反而去做伪执,这就是贪生怕死,这就是污点。这是儒家的糟粕理念。
王维一生修习释家理论非常虔心,他一定不畏惧死亡,只是不能轻易的以死来取义,因为人生难得,向死而生才是他的态度,我们也应当尊重他的信仰。
大家还知道一位叫鸠摩罗什的译经大师吗?姚秦国主强迫他结婚甚至洞房,但是,鸠摩罗什都忍了,最后还翻译出大量经文流传了下来。我们所熟知的流通最广的《金刚经》,就是鸠摩罗什版的。它成了可以跟玄奘法师媲美的译经大师和高僧。
在史书上记载王维,他抵抗除了自残以外,还有一首诗。
这个诗的名字很长,39个字,诗才28个字,《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我想这个名字不是王维自己取的,应该是想救王维的人取的,大概就是他的挚友裴迪。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安禄山攻下洛阳,要在凝碧池上搞庆功会,然后让梨园的弟子来奏乐。
梨园就是玄宗李隆基创办的学校,但是众人唏嘘落泪,拒绝配合,李海青更是扔掉乐器,破口大骂安禄山,雷海青当即被肢解,“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上奏管弦”。
裴迪是冒死到洛阳的菩提寺来探望王维,把这首诗带出去了。后来肃宗李亨。看到了皇帝就认为说王维身在魔窟,但依然心系国家,所以后来唐政府收复了洛阳之后呢,把300多个做伪职的人押回长安受审。
王维没有获罪,两方面原因吧,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弟弟王缙自愿削官救兄,第二个方面就是因为这首诗,所以说诗在唐朝,魅力无限,一诗让人生,一诗让人死。
王维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获罪,而且他的名望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后世的很多人说这是王维的污点。
但是我们想一想,其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让一个人放弃对生活深刻的眷恋,难道就是为了满足我们所认为的忠诚和勇烈吗?为什么我们总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别人应该过怎么样的生活呢?
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王维洁好几乎达到了洁癖的程度,朝廷越是不计较,他内心就越不安,他内心的罪恶感让他不断地跟自己进行清算,所以他后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消磨在了忏悔当中。
王维上书陈请说去除自己的官职,他在陈请表上说自己陷贼之中,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愿出家修道,报恩赎罪。
当然,他的陈请没有被允许,他就过起了亦官亦隐这样的生活,也算落得个悠闲自在。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是他的态度。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是他的情趣。
晚年的他更是苦行斋心,和僧人的交往也越来越多了。他形容自己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他要干嘛去呢?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760年的夏天,60岁的王维官至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了,正四品,所以很多人称呼王维是王右丞。
过了一段时间,王维仿佛在冥冥之中能够感觉到他这一世的生命将要走到终点了。他做了很多事情都像在做告别。
他向皇帝上表,把自己一生最钟爱的辋川山庄献给国家,施为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