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征调全国范围内的精英工匠,来打造可以跨海作战的巨型战舰,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且,京城内的各个大帅的门槛,都快被你那些武将们给踏破了。
这次出征,是他们最后能够封侯拜将的机会。
就连经常挂帅出征的豫亲王多铎、兵部尚书刘玉祥、大清双壁之一的林天良、供奉殿的慕容复,当朝国舅爷的王仙芝等,一个个的都按耐不住了,谁都想争做出征的先锋。
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此战,多尔衮是要亲自御驾亲征的。
所以,先锋大将一职,便成了众位顶尖人物哄抢的位置。
尤其是对于那些降将来说,在大清朝,他们的确不是那些威武将军的对手,多次的武比,早就让他们心服口服了,在大清能做个封号将军,真的是要比他们原先的上将军含金量还要高。
但是,若是让他们去征战东瀛,那可就不一样了,那妥妥的就是满级大佬来到了新手村,还不嘎嘎乱杀。
我们这些来自天朝上国的将军们负责乱杀,那些九州上的东瀛人负责嘎嘎乱哭。
即使是碰上他们八大家族的那些核心人物,对于装备优良且准备充分的清军而言,也不过是平添一些征服后的满足感罢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近乎于送功的原因,许多归降大清的将军,甚至是不惜花掉自己前半生积累下的财富,也要换取一个出征的名额。
更令多尔衮没想到的是,仅仅是求这出征而送礼的金额,竟然都达到了此次军费预算的一半好要多些。
不过,多尔衮本就是打算让那些倭寇尝试一下什么是绝望,也就没有过多的去考虑花销问题,而且,多尔衮还要大出九路大军,要的就是以血还血的杀戮。
不过,怎么冲破对马海峡,实现对九州岛的登陆,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海战不同于以前的洞庭湖大战,更不同于渡河作战,这对马海峡可是真正的无着陆点的大海上作战。
所以,多尔衮不得不做好完全的准备。
即便是大清朝目前最尖端的造船技术,也让多尔衮有些不放心。
除非是能补足船只沉水,救援士兵的缺陷。
最基本的办法,那就是人人会水,可这样的难度明显是大太多了,数万人的善水之士,还得是从精锐士卒中挑选,这可太难了。
若是征调会水的适龄男子,则兵员战力上,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多尔衮只能是精缩水师战队,给他们配备更加精良的武器,从而实现对马海峡的大捷,好保证后续九路大军的平安着陆。
转眼间,大清在民生经济高速的发展中,天下百姓已经是过了一个安乐的肥年。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清可谓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各州的百姓们自发的为那些保护过他们的将军,建庙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