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就是这样一个大族
自明初以来,先后中了两个进士,八个举子,山东在北方各省中,算是科举之风比较盛行的,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直至崇祯时,杨氏都还有族人在济南府当县丞。
故而榆园军联络各地抗清势力之时,杨氏就属于那种士绅抗清力量的代表,率先响应。
要说大族就是大族,元、明、清三代,蓄奴成风,这些大族,仅是家中仆役、佃客组织起来,就是一股相当骇人的势力。
杨氏在古亭镇有田三千八百余亩,佃农一百三十多户,加上族中长工、奴仆、家生子等,拉出两三百号丁壮并不困难。
做出这番决定的,是四十出头的族长杨任宁。
他原本在崇祯时,在兖州府做过府衙典吏(吏员最高品阶),是个有见识的,这些年家中再也没出过一科进士,家族影响也多有下降,他便起了心思,招来自家两个儿子和几个庶弟议事。
“这次起事,说不得便能决定咱家日后百年富贵!”
杨任宁决然道
“你们也都是读过史书的,如今这天下局势,若拿出一个比方来,大抵就如那当年后汉光武兴业之时。”
“天下动乱,也意味着以前的人物家声都得重新洗牌!谁若是能在陛下定鼎之前,出力多,日后便能在新朝之中,有一席之地。”
“若是最好,当然是在陛下流落之际,跑到肇庆去,做一个北道主人,从龙功臣,可毕竟是错过了。”
“如今王师北伐,眼看着势如破竹,顶多一两年内,便能见分晓,这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庶弟杨任平迟疑道
“可......咱们家,就算老少齐上阵,凑出三百丁壮就顶天了,能做多大事啊?”
杨任宁不屑一笑
“怕什么,咱们手里固然只有两三百,那我问你,那鱼台县太爷手里有多少人?”
“但......那毕竟是官府啊!”
杨任平还是有些害怕
却见自家兄长摇摇头,道
“所谓官府,那得有人认,才算官府,若是没人认,不过就是个几十号人住着的大院子罢了。”
“如今像我们家这种大族尚且蠢蠢欲动,何况县中其他士绅之家?怕是都在观望,没了这些人的支持,那县太爷手里还有啥?兵马都在前线呢!”
长子杨衡云是个懂事的,当即请命
“大人(古人称长辈为大人)就说吧!咱们该怎么干?”
杨任宁颔首,接着严肃吩咐道
“前两天那知县不是来人通知吗,说是要再征发一百五十号丁壮参与漕运,二弟,你就让人放出话去,说官府要征发谷亭镇所有青壮,还要向每户多征五斗粮!”
“届时必然群情激奋,你就煽风点火,激起大家伙的情绪。”
又转头向自家两个儿子
“你们两,带着两百号佃客、家仆,把镇里巡检司衙门给围了!记住,一定要放火!让全镇都能看见。”
“然后二弟你就让人喊,镇里大户带头反了!知县要来屠镇!”
“到时候这全镇百姓,俱是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