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77章 北方问题

第77章 北方问题(1 / 2)

 推荐阅读: 我一口唾沫喷死兽王很合理吧 网游人生:我的女号好可爱 快穿之女配别怕,大佬来了 快穿之野生宿主总跑偏 穿书七零空间来修仙 亲人要害我,我反手搬空了家 大佬正在疯狂打脸中 我直播算命:开局退出娱乐圈 腰软 开局一个金融街区
最新网址:hbcjlp.com

太行山脉东侧,北直隶境内

明代的长城,不仅仅只是沿着九边,关内,同样有长城,也被称为“内长城”。

即所谓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些名声显赫的长城关隘,均居于内长城,大概在今天的河北与山西分界线周边,在迁都北京以后,起到拱卫京畿的作用。

而这对于活跃于太行山脉周边的抗清势力,就显得有一点麻烦。

清军可以凭借关内长城隔断北直和山西之间明军的联系。

王愬自当初遁入北直,又一把火烧了天津的神器局衙门后,便转入太行山地区,联系周边抗清势力,在锦衣卫的帮助下,于北直腹地打起了游击。

随着各个战场的进程发展,北直作为满清腹地,兵力却已经基本被抽调一空,当王愬带着几百号精锐在真定府横冲直撞时,多尔衮甚至在关内找不到人马前去平乱,不得不求助于关外的察哈尔诸部和科尔沁。

直隶在北方诸省中,算是在明末乱世里破坏得稍小一些的地盘了,起码要比河南、陕西的情况要好得多。

从结果上来看,就是对于清廷而言,近在咫尺的地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统治。

在历代乱世中,当朝廷政权陷入崩溃,地方便会逐渐转入自治状态,这种自治倒不是说非得以割据为目的,大多数往往只是地方豪强、宗族为图生存安定,抱团取暖而已。

于是乎,原本为朝廷所警惕,只是摆在台面下的各种准武装力量,便会登上舞台。

反映到太行山沿侧,大量的地主武装、流民武装,存在于官府统治的缝隙间,太行山正如同过去几千年那样,为他们提供落脚之地。

故而,王愬一行刚到真定府之时,手中不过数百骑兵而已,倒是马匹有多的,往往是一人三马。

在当地锦衣卫的帮助下,不过一两月间,就迅速和多股民间抗清武装搭上了关系。

事实上,这些民间武装是很乐意被明军收编的。

这一方面是南面明军战事节节胜利的缘故,再加上毕竟三百年余威尚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于这些民间武装而言,明军,那就是“官军”,在这个数千年的官本位社会,既然能趁机混一个官身,为啥要一辈子留在山窝里打转?毕竟,如果清廷愿意接纳他们,他们就不会叫“民间武装”了。

另一方面,王愬他们并非是免费让人打工,在这个饿不死都是幸福的年代,别说军饷了,谁能解决吃饭问题,谁就是“王者之师”。

光烈五年以后,清廷改变了原先三年的宽松财税政策,为了填补前线失血,加大了对北方各省经济的盘剥力度,大量原本才刚刚安稳下来的自耕农,再次破产,变成流民。

这也是朱由榔必要时刻可以从海贸、商税上想办法,乃至于加税,却唯独不敢在农税上下手。

不仅是税收不敢加,哪怕是一些看起来“惠农”的政策,能不作出变动就尽量不要变动。

这个时代的农民,实在是太脆弱了,一分一毫的变动,就会导致大面积破产,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而对于王愬等人而言,原先担心人力单薄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当他们趁着察哈尔、科尔沁骑兵还未南下之际,袭击攻破真定府曲阳、阜平二线,只是把旗号打出来,数日间,竟收拢达三千余众。

但这些人有老有少,参差不齐,大多都只是流民而已,若真是遇到八旗劲旅,怕是连一合之力都没有。

可问题是,现在北直有八旗吗?除非多尔衮不守北京了。

至于那些分散各地的绿营散勇,在人数优势的情况下,恐怕还真不比这些流民强多少。

王愬一开始是对这些流民不太感冒的,但锦衣卫希望他能裹挟更多的流民,越多越好。

王愬也逐渐反应过来。

自己这几百人,若是对方干脆把自己放在一边,干脆不理,其实也不能破坏什么。

但如果能尽量裹挟丁口,其他不言,起码清廷的财税、粮草、丁壮征发,会被自己极大破坏!

想清楚以后,王愬干脆就在太行山沿线,学起了农民军早期的套路。

攻打府县,开仓放粮,裹挟人口,再攻打更大、更多的府县。

再加上榆园军的策应和影响,数月间,北直抗清义军沿着太行山脉,在保定、真定、顺德、广平各府风起云涌。

除却府城以外,其余县城、卫城,义军基本上都是来往自由。

察哈尔、科尔沁入关以后,一度倒也凭借战力优势,将这些义军打压不少,但很快,随着规模扩大,已经杯水车薪。

尤其王愬那几百骑兵的存在,仿佛是一大团棉花里面,藏着一小块锋利的刀片,尤其让清兵吃了不少亏。

每当他们对上一般的流民武装,高歌猛进之际,这支藏起来的骑兵便会忽然从其侧背突袭,咬下一块肉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