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钰发现山里游玩的项目增加了不少,张铭之安排的游玩行程也很舒服。如今天正热的时候,早晚出去玩儿,白天就在院儿里消闲,给他们的伙食也比较清淡清新,很照顾这些读书的“雅人”们的感受。
苏钰看汉子们快中午了还在地里忙活,忙找了张铭之,让他们早点回来休息,避开正午的高温,在家歇两个时辰再去干活,再有消暑的薄荷茶、绿豆汤也要多备着。张铭之听完挠头:“不是我不让他们歇着,是他们不肯回来我也没办法啊。不信你问十一郎,咱们送薄荷茶到地头,叫他们喝口茶歇歇,结果他们喝完抹嘴就走,生怕耽搁了干活,你说这咋整嘛。”
十一郎推着轮椅缓缓地过来,听完点点头。“咱们今年多开了几百亩地,大家伙儿憋着劲儿想搞个高产的。你是不知道,他们中午经常连饭都不回家吃,派两个人回来拿。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做好后勤保障。”
苏钰皱紧了眉。“这样不行的,休息不好身体要累垮掉的。这样啊,你们二位今晚组织开个会,一定要把休息时间给规定好,谁偷着去干活就罚他在家双倍时间歇着。”看两个人脸上都很为难的样子,苏钰加重了语气,“马上双抢了,这时候累中暑了累倒了,不是更耽误事吗?”
双抢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两位都知道重要性,立刻不犹豫了,下去商量去了。晚上开会,苏钰没参加,不过第二天看到地里的人早早回来休息吃饭了。虽然他们饭后也没怎么休息,今天补双抢要用到的袋子明天在那搓绳子的,苏钰也权当看不见了。
不过按下葫芦浮起瓢,山里的人安排好了,来玩的孩子们嫌白天太无聊了,又闹起来了。
林如海和秀才们面对开门见山,入眼就是荷叶的风景能日日发现新气象,百看不厌。孩子们可不行,三天新鲜劲头一过就觉得无聊了,都跑过来找苏钰,闹着大中午的出去玩水。这可是安全隐患,苏钰被闹得头疼,眼珠一转,把他们带到女娘们的工作间,让他们帮着挑碎布头糊“布骨子”。
旧衣服上拆下来的布洗干净晒干了,找块门板,熬上一锅糨糊,把布一层一层糊到门板上,糊好了拿到外面太阳下晒干,“布骨子”就做得了。做好的布骨子照着鞋样子裁剪好了,再一层层叠好了纳在一起,一只鞋底就做得了。
这些都是琐碎的功夫活,也是平头百姓家做鞋的寻常事,可这些富家小孩哪有见过的?更别提让他们动手做了。一个个的都稀奇得不得了,糊糨糊糊得开心得不得了,再有苏钰在一旁变着法儿地夸,他们做得就更起劲了,溜溜地忙了一天。女娘们拿手比量了他们的脚,很快给一人纳了双薄底凉鞋,把这些小孩子们美得呀,当即脱下自己绫罗做的鞋子,换上了布凉鞋,美滋滋地找大人们炫耀去了。
凉鞋的鞋面是蒲草编的,样式是孩子们要求的,有的编成小兔子图案,有的编成一朵花儿,各有各的款式。孩子们排成一排往各处炫耀,很是吸引了一众目光。林如海看了很喜欢,问苏钰还有别的没,秀才们虽然没直接问出来,但眼睛里的星星已经出卖了他们了。
苏钰一看,索性叫汉子们从地里回来时顺便采些蒲草回来,除了给女娘们做鞋以外,还趁着休息每天变着法儿地编玩具、凉席之类的。然后把孩子们和那群风雅的读书人都叫过来玩儿,一边玩儿一边干活,人人参与其中,枯燥的活动也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读书人脑子里想得多,给了很多想要的设计,山里人动手能力强,一个一个把他们想要的东西都做了出来。读书人梦想实现,山里人得了银钱,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张铭之尝到了甜头,每天变着法地带着人玩儿,更是让这些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又过了五天,卢二郎回来说稻子好收割了,种植组的人都忙了起来,再顾不上休息,日日扑在稻田里,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再也没有人中午带蒲草回来,也没有人中午有时间做小玩意儿,可是这些人没一个要走的,都嚷嚷着留下来看夏收。
行吧,这些读书人只知道背“粒粒皆辛苦”,可亲眼看着耕种收获还是第一次,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吧。还真别说,他们看着山里人这么没日没夜地忙碌,是非常震撼的。
不过更让他们震撼的是,山里虽然闭塞,新农具还真不少。当二十台打稻机一溜儿下了田,一字排开,四十个精状的汉子站在打稻机上,脚踩着踏板,两手握着稻把塞进打稻机里,只见手腕翻转两下,稻粒就全脱干净了,又干净又快。割稻子的有汉子有女娘,拿的镰刀样式也很奇特,柄很长很长,站在那儿胳臂一伸,稻子就倒了一片,他们胳膊再一回来,稻子就卷成了一把,孩子们和年纪大些的汉子就忙着抱起稻把送给站在打稻机上面的汉子。每台打稻机后面都等着个人,不停抖落掉下来的稻草扔到一边,看打稻机快满了,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麻袋往铁架上一放,抄起簸箕装了稻子就往麻袋里倒。